昨天,瓯北罗浦西路劳动力交流中心附近,一位爱心人士在介绍“温暖之墙”的情况。
一夜之间,温州瓯海、永嘉等地出现了3面“温暖之墙”。这一爱心创意,在捐助者和受助者之间产生了怎样的互动?周围居民是怎样评价和看待的?昨天中午,温都记者实地探访位于永嘉瓯北的“温暖之墙”。
热心潘女士带着女儿送来外套
这面“温暖之墙”位于瓯北罗浦西路,对面就是瓯北劳动力交流中心。“选择在这里设置爱心墙,就是为了能让更多有需要的务工人员看到。”永嘉网络界人士联谊会工作人员这样介绍。
临近春节,瓯北劳动力交流中心已经关门,不过仍然有一些务工人员在门口等候,希望能找到一份节日短工。热心人送来的衣服,给这些为生计奔波的人送上了温暖。
当天中午,“温暖之墙”上挂着两排衣服,不少衣架已经空了,旁边的柜子上还放着不少衣服。“早上路过时,墙上衣服挂得满满的。”家住附近的潘女士发现墙上不少衣服被取走后,特地回家带着女儿赶来,把自己的一件粉色外套挂在墙上。她说,带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一次教育机会。
永嘉网络界人士联谊会会员李女士昨天第二次来到现场查看。“我们前一天捐的衣服,不少已经被有需要的人取走了。”李女士说,之前还有人担心“温暖之墙”无人管理,晚上衣服会被一下子拿光,“现在看来很成功,大家都是各取所需,秩序也非常好。”
李女士说,根据“温暖之墙”运行情况和居民反馈的意见,接下来他们还会加宽“温暖之墙”的雨棚、在墙下设置台阶等,“担心衣服被雨水打湿,我们考虑在晚上就近寻找场地存放衣服。”
受助金阿姨当起“温暖之墙”义工
来自永嘉大若岩的保姆金阿姨自愿成为“温暖之墙”的义工,站在墙前帮忙收拾衣服。
金阿姨身穿一件黄色皮草,这件衣服就是热心人赠送的。“是一对开车的父子,他们送来了两袋衣服。”金阿姨说,“我那时候正在挑衣服,小朋友拿起这件皮草递给我,说适合我穿,我就换下了身上的薄外套,感觉暖和多了。”
接受了别人的帮助,金阿姨也希望能为“温暖之墙”做些事。看到衣架空了不少,还有些衣服被随手放在柜子上,她就踮起脚尖,把衣服一件件挂起来,方便其他有需要的人选取。
鞋厂田师傅以为现场在卖新衣
看到挂满衣服的“温暖之墙”,来自贵州的田维令师傅起初以为是在卖衣服,“这些衣服看起来很新呀!”
田师傅是瓯北一家鞋厂的普工,春节放假后他打算再找份活。就在不久前,他放在出租房内的400多元钱被人偷走了,这让他心疼不已。“本来过年要买件新衣服的,想想刚刚丢了钱,还是算了。”对田师傅来说,400元钱是他两个月的房租,或者一个多月的生活费。
在记者的引导下,生性腼腆的田师傅来到“温暖之墙”前,寻找有没有合身的外套。因他的身材比较高大,接连试了几件外套都太小了。
在现场的永嘉网络界人士联谊会会员李女士看到后,对田师傅说:“没关系,你明天、后天都可以来看看,每天都会有新的衣服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