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致电本报记者反映,灵龙大道龙港段公路路面挖了几处路槽,路槽附近未设明显的警示标识,致使市民开车行经此处时来不及减速通行而剧烈颠簸,存在着安全隐患。
11月10日晚上,记者从县城出发,驱车沿着灵龙大道向龙港方向行驶,起初一路顺畅,路况良好,不知不觉车速达到七十码左右。当车辆行驶至龙港段某一桥头往下开时,记者突然隐约看到前方路面有两个宽宽的路槽,尽管刹车减速,但由于刹车时间太短,车子依然发生明显跳跃、颠簸现象。一路上,记者发现,在龙港段中对口村附近双向分布着10个较深的路槽,每个路槽深度约有两厘米多,宽九至十厘米。过往车辆经过此处,若不小心慢行,极易对车子造成损害。当晚一路开来,记者仅仅观察到在路槽十米开外最右边有一个橡胶路锥和并不显眼的施工标识,如果不细心观察,极易忽视这一警示标识。而从龙港至灵溪段,记者并未看到任何警示标识。
“前段时间开这条路回龙港,也没看到什么施工标志和路障,开着开着车子就咚咚几声磕到坑里,声音还挺吓人的,太危险了。”龙港居民陈小姐心有余悸地说,“有半个月了吧,都没看到人来修路,”
不少车主与陈小姐有相同经历。居民李女士开车经过灵龙大道龙港段时,总是捏了一把汗。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在显著位置设置施工警示标识,能够对这些路槽进行修复处理,方便市民平安出行。
“其实我们有在施工路段设置警示标识,可能因为路面太宽了,再加上大家行车速度快,视线范围受限,没有注意到警示标识。”县交通运输局建设科科长陶朝帮告诉记者,灵龙大道不久前因软基沉陷而出现桥头跳车现象,影响了市民行车安全。县交通运输局于十天前对桥头路面进行了铣刨、开挖路槽,打算重新摊铺沥青。可近段时间来一直在下雨,槽底迟迟晒不干,不利于沥青摊铺,路面修复就被一再拖延,给市民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陶朝帮表示,交通运输局将会在施工路段醒目位置重新设置警示标识,提示市民小心慢行。同时,一旦天气晴朗,他们将抓紧时间摊铺沥青修复路面,保障市民行车安全。(记者 朱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