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书有出息,咱们作为长辈的,感觉特别骄傲和自豪!”近日,赤溪镇68岁的石作香老人一讲起孙儿和孙女,便忍不住笑逐颜开。今年,一家人迎来“双喜临门”,孙儿董学洋和孙女董超然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被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录取。其中,孙儿董学洋更是高考免试,直通北大。本月15日,他已经收到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高二拿下全国大奖
“初升高直通温州中学,高二时就拿下全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一等奖,高考免试,婉拒清华,直接被北大录取。”在年仅19岁的董学洋身上,已经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奇迹”。
早在高二时,董学洋就拿下全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一等奖。竞赛结束不久,北大、清华等高校便为抢下这个好苗子提前出招,面对清华北大的邀请,董学洋咨询了学长,充分比对了北大和清华化学专业的实力。最终,他婉拒了清华的邀请,选择了更加老牌的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去年11月,董学洋更是以全国第5名的成绩,获得第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的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这让他成为今年温中唯一保送生,无需高考便可直通北京大学。
经过漫长的等待。7月15日,董学洋收到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一扇崭新的大门正在向他缓缓打开。
学霸的“独家秘诀”
董学洋,将近1米8的身高,采访时,他身着灰色短袖和黑色运动裤,一副阳光大男孩的样子。交谈中,总是不时露出灿烂而青春的笑容。翻开一本本的获奖证书,见证董学洋的一次次成长与飞跃,面对取得的成绩,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荣辱不惊。“其实没有那么夸张了,我就是考试时候心态好了一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已。”在他看来,学习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平日里把基础知识学扎实,多多扩展知识面,在面对难题时就能更得心应手。
“还有就是合理安排时间,不能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也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玩,注重劳逸结合。”董学洋坦言,用一颗平常心去学习,该学习时就心无旁骛地学习,该玩时就给自己时间去放松,这样学习就会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
今年高考前夕,董学洋便回到龙港家中,等待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到来。闲暇时间,他会学学英语、日语,再啃啃化学书,看看美剧、跑跑步,日子规律而充实。谈及未来,他说,大学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现在并没有太具体的想法,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最重要。
长辈眼中的堂姐弟
“我有三个儿子,学洋是大儿子的孩子,超然是二儿子的孩子,超然比学洋早100多天出生,所以是他的堂姐。”聊起这一对孙儿和孙女,石作香老人倍感自豪,她说,两姐弟从小就非常聪明,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时同在灵溪新星学校就读,而且还是同班。初升高时,本应还会一起在温州中学就读。后来,超然选择了杭二中就读,便分开了,不过成绩也一直都保持得很好。
董学洋的父母常年在外经商,也已经七八个年头了,一年也就回来两三次,平日里也都是靠叔叔、婶婶照顾。“这孩子真的很自觉,学习生活都不用我们操心。”董学洋的小叔叔告诉记者,在温中就读后,由于学业紧张,一般要两三个星期才能回趟家,他也从来没说苦说累。(记者陈君 实习生陈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