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上半年通讯网络诈骗涉案近900万元 我县部门联合打响防骗防御战

2015-07-15 苍南新闻网
[导读]从县公安局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获悉,经过5年时间的蔓延,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发展非常迅速。今年上半年,我县发生的通讯(网络)诈骗案件数就达822起,同比去年上半年的266起上升了209.02%,被骗的金额累计达884.9万元,其中,最大单起涉案金额为33.5万元。

  “冒充领导”、“信用卡透支”、各类“退费”……近年来,通讯(网络)诈骗来势汹汹,令人防不胜防。7月13日晚上,在县城人民广场上演的一台“防诈骗”大戏正式拉开我县预防通讯(网络)诈骗集中宣传周活动的序幕。县领导麻胜聪、黄锦耀、汪泽斌等出席启动仪式。

  记者从县公安局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获悉,经过5年时间的蔓延,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发展非常迅速。今年上半年,我县发生的通讯(网络)诈骗案件数就达822起,同比去年上半年的266起上升了209.02%,被骗的金额累计达884.9万元,其中,最大单起涉案金额为33.5万元。

  通讯(网络)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犯罪手段,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非接触性,并且异地行骗、涉及面广,犯罪分子往往利用群众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损失惨重。其中,年龄较大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里比较有钱的等都容易成为受骗的群体,甚至连公检法干部及亲属都有出现被骗的情况。此外,通讯(网络)诈骗犯罪职业化特点明显,分工严密、反侦查能力比较强,犯罪手段也非常多样化,甚至借用民政、公检法司、通讯、银行等政府或企业的名义进行诈骗,给很多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麻胜聪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全县上下要广泛宣传通讯(网络)诈骗方式、渠道和途径,完善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通讯(网络)诈骗预警机制、群众举报机制、咨询反馈机制等。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从重从严打击通讯(网络诈骗)行为,创新案件侦破方式,重点打击境外犯罪分子通过通讯(网络)对本县群众实施的诈骗,有效挤压此类诈骗犯罪活动空间。还要加强对通讯(网络)诈骗的宣传,切实做到电视里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字、网络里有图文,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知识宣讲,提高群众防范意识、防范技巧,从根本上减少通讯(网络)诈骗的发生,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据悉,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县公安局联合银行、金融单位等推出了多项防范通讯(网络)诈骗举措,建立了银行业通讯(网络)诈骗拦截奖励机制,通过银行柜台和自助银行转账的案件得到明显的控制。今年以来,全县银行业、金融网点营业员、保安员及协辅警人员共成功拦截通讯(网络)诈骗案件48起,为群众直接挽回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记者 陈薇拉 实习生 陈娜)

责任编辑:wuchunjun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