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浙江已有人中招!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赶紧自查

2025-07-17 平安鼎、杭州公安、央视新闻等平安鼎、杭州公安、央视新闻等

中高考成绩均已出炉

录取通知陆续送达

在学生、家长们

等待学校录取通知之际

一定要警惕骗子


近日

杭州张女士(化名)

收到了儿子的

高中录取通知书

按学校公众号指引扫码后

加入了新生家长群


在群内有位“老师”

发布了一个

名为“录取群”的二维码

让家长扫码加入

要求缴纳学习资料费800元

并附上了支付宝和微信收款码


微信图片_20250717011318.png


作为刚入群的新生家长

张女士对群内人员尚不熟悉

看到“老师”发起收费通知

未及细想便扫码支付了费用

支付后

张女士与其他家长沟通核实情况

才发现遭遇诈骗

群内所谓“老师”系骗子伪装

共计损失800元

目前

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微信图片_20250717011316.png


暑假期间

不法分子设计各类骗局

话术与手段不断升级

一定要注意识别

↓↓


——虚构官方身份,谎称有“内部名额”。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诈骗案件中,被告人周某通过伪造微信聊天记录以及教育部招生审批表等文件,制造学生将被浙江大学录取的假象,骗取家长134万余元在行骗过程中,为打消家长的疑虑,周某申请了一个新的微信账号,将昵称设为“浙大哥”,头像设为浙大校徽,自导自演,将自己与“浙大哥”的聊天记录截图发给家长。


无独有偶,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涉及高考招生的诈骗案件中,被告人刘某虚构可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被害人子女进入国内或国外高校就读的办事能力。在行骗过程中,刘某谎称自己和某音乐学院有“计划内预留名额”的协议。


——放大焦虑心理,编织“低分高录”话术。


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声称能够“低分录取”甚至“保送”进入名校。他们还用“不交钱将被退档”等威胁性话术,给出“低分高录”“免试入学”等诱惑性承诺,实施诈骗。


在山东日照山海天公安分局侦办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赵某、刘某某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宣称能帮考生以“补录”的形式办理高校录取入学手续,骗取家长和考生的高额缴费。


——伪造“李鬼”通知书,假冒官方账号。


一些不法分子一比一“复刻”大学录取通知书,迷惑考生和家长。根据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公布的案例,有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并附上“缴费通知”,诱使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银行账户。


此外,一些社会机构和个人通过修改域名的个别字母、复制官方页面布局样式等方式,仿冒高校和招生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新媒体账号,或注册“阳光志愿XX”“阳光高考XX”等近似名称的App,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诱导考生及家长购买付费服务。


录取通知书辨真假


随着录取通知书陆续发出,诈骗分子也开始动歪脑筋,各类陷阱层出不穷,甚至伪造假的录取通知书,以骗取学费、报名费等钱财。


鉴别录取通知书真假,要学会查验这几个关键点:


查录取真假:正式录取结果可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官网等渠道查询,合规的录取通知书上的信息(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等)应与官网一致。


查学校真假:符合招生要求的学校名单可在教育部网站、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等查到。另外,考生填报的志愿是高考录取的依据,未报考的学校发来的通知书,肯定是假的!


查录取日程:有的不法分子会抢在正规通知书发放之前,发放伪造通知书。考生可以根据录取日程或高校发布的信息来推断通知书的真假。我省考生可点击2025浙江高考招生录取进程全览,查看录取日程安排。


看校长签名:根据规定,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须有校长签名。如果录取通知书上没有校长签名,或姓名不准确,可判定为假。


责任编辑:costner1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