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不是“放开”
是“优化”!
每个人应主动承担做好自我防护的责任
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
应尽快接种疫苗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保护好家里老人
赶紧带他们来我院接种新冠疫苗!
共筑免疫屏障
守护健康家庭
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14:00-17:00开展。因接种流程较慢,请耐心等待。
仅针对加强针剂。
根据最新疫情防控要求,进入医院请佩戴好口罩,配合做好测温、查验健康码,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咨询电话:15858855866,详细介绍请阅读:
这种吸入式的新冠疫苗是由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生产,采用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工艺,在不改变疫苗成分的基础上,将疫苗雾化成气溶胶,通过吸入的方式进行接种。
在接种时,工作人员使用专用的雾化给药装置,将疫苗雾化至雾化杯中,并将雾化杯递给受种者。受种者的吸入步骤可简单概括为三步:呼气、吸气和憋气。
目前,这种“吸入式”——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加强免疫接种相关设备已经于12月7日下午调试完毕。现在预计周一到周五下午对外开展接种。
18岁及以上人群,且已经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或者腺病毒载体疫苗基础免疫的人群,间隔6个月及以上的,可以接种。(60岁以上间隔3个月)
对于已完成基础免疫,即已接种2剂次灭活疫苗(北京生物、科兴、武汉生物)满6个月的人群,可接种1剂次“吸入式新冠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对于已完成基础免疫,即已接种1剂次康希诺生物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肌注剂型)满6个月的人群,可接种1剂次“吸入式新冠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吸入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暂不用于基础免疫接种。
(不用于第一针)
临床研究显示,在2针灭活疫苗的基础上,采用吸入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进行加强免疫,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水平不低于用同源灭活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甚至更佳。
“吸入式新冠疫苗”已开展严格的临床试验,数据表明“吸入式新冠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绝大多数反应为轻度,加强接种后6个月内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尤其在老年人中安全性表现更佳。
根据临床研究反馈,主要常见的接种部位不良反应为口干和口咽不适,全身不良反应偶见头痛和发热等情况,但比例极低;可通过饮水和休息缓解,约2-3天后即可自行消失。
对本品中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其他禁忌参照常规新冠疫苗接种禁忌。
“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为加强接种,在接种前请确认受种者已经至少完成2剂次新冠灭活疫苗接种或1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
在完成接种后需要在现场留观至少30分钟。期间可适量饮水休息,如出现身体不适可告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处置。接种完成后无特殊禁忌事项。与常规接种完疫苗之后一样,建议当天清淡饮食,不要进行激烈运动。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与其他新冠疫苗一样,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是免费的。
不会。根据国家卫健委颁布的核酸检测相关指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主要位点是新冠病毒基因组中的开放读码框1ab(ORF1ab)和核衣壳蛋白(N蛋白)。而吸入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因不含新冠病毒成分,因此既不会导致疫苗雾化时周围环境中核酸检测假阳性,也不会影响受种者在接种后的核酸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