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中,不仅有精彩的非遗文化节目表演,还有委员、非遗传承人带来的精彩观点分享,在主持人的提问下,每位嘉宾都让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很好地得到了诠释,更让这场访谈,把非遗问题以协商的独特魅力,得以轻松的沟通、交流,聚集观点、碰撞思想火花,展开头脑风暴……
“我现在也是苦于无人传承”市人大代表、夹贮漆器非遗传承人何必阔第一个发言,不仅道出了自己的传承接班人的苦衷,还建议要“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 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扩大社会影响力,从而形成声势,壮大队伍。
市政协委员、瓯语童谣非遗传承人陈康腾带着让人回味无穷的瓯语童谣节目出现在活动现场,以独特的情感互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难忘语言类非遗的另一种美,他建议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抢救性挖掘保护,特别是要注意保存好音频、视频等图文资料。
喜欢背着相机,走遍龙港乡间田野、深山古刹,用镜头记录本土非遗文化最美一面的市政协专委成员倪步两建议,非遗工作要加强购买服务,向社会职能转移。同时,要成立龙港市非遗文化保护协会,共同来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对于非遗产业化发展,剪纸非遗文化传承人、幽兰剪纸吴敬銮委员有独到见解:“是否将龙跃路打造成非遗文化街区。打造龙港独有的非遗文创基地。政府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非遗文创基地,把非遗文化蛋糕做大、做强。”
而非遗进校园,从小培育孩子对非遗文化的欣赏能力。来自龙港一小的杨晓媚委员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充分利用学校拓展课和课后托管时间,聘请非遗传承人或民间艺术家和学校保持长期合作的授课关系,职业教育阶段,要让非遗扎根职教课堂;开辟非遗相关专业或课程,建立非遗教学和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要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将非遗匠心精神传递到师生当中。
活动中,嘉宾、有关部门、政协委员、非遗传承人精彩互动不断,打开话匣子,有商有量、在相互交谈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还形成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建议,在现场,大家对非遗文化话题一直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