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龙港市(舥艚)中心渔港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华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划审批程序要求,现将《浙江省龙港市(舥艚)中心渔港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向社会公示。
请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以进一步修改完善,关心城乡规划建设的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请在公示期内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局,我局将根据公示反馈意见整理后,提供给设计单位作进一步完善。
公示时间:2021年5月17日-2021年6月28日
联系地址:龙港市西一街181号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
联系电话:0577-59902551
公示内容如下:
一、规划背景及项目概况
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龙港市渔港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渔港服务功能得到了扩充和完善,为提高渔业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渔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渔港经济区初现雏形。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渔区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与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的需求尚有一定差距,难以满足推动渔港经济区建设、持续提高渔民收入和加快乡村振兴的需要。
2018 年12 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渔港建设管理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的意见》浙政办发〔2018〕118 号文件,提出初步建立12 个以渔港为龙头,渔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补给、鱼货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渔港经济区。2014 年12 月,龙港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改革试点镇后,按照“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改革要求,加快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激发和释放了改革红利。2019 年9 月25 日,浙江省龙港市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镇改市”,也是我国行政区划改革创新的重大突破,将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改革提供新方法。龙港新城作为龙港镇及周边城镇产业升级转型承接和人口疏散的新型城市,具有区位、资源、港口、能源、人口环境等五大优势。舥艚渔港将面临发展的新机遇,打造以港口为依托,积极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产业,培育新型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渔业深加工和集散地。
本次规划区块位于龙港市东南面。规划范围北临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南至新港西路和阴钧水闸,东至舥艚头沙,西至环山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76.39公顷。
二、现状分析
1、现状概况
舥艚渔港水域由内港和外港组成。内港为传统渔港,港域呈狭长形半封闭式,顶部设有两个水闸节制水流,面积约12.82 万㎡,环港岸线总长度约2800m。渔港现有驳岸码头主要分布在内港,外港主要为新建的高桩梁板码头。目前有北驳岸码头约700m,500 吨级固定码头泊位5 个,270HP 渔业码头泊位11 个,南侧护岸165m。此外渔港内还有加冰专用码头6 个泊位,沙场专用码头2 个泊位,货物运输码头2 个泊位,客运码头1 个泊位。渔业设施主要分布在内港,其中约有三分之二设施在南岸。本港主要设施有:冷冻厂4 家,速冻能力为37.0t/次;冷藏能力1200t/次,制冰厂7 家,日制冰能力210t,库存容量20000 多t/次,年产量37800t;造船厂2 家,可造300 吨级船舶,年修船550 多艘,年造船40 多艘;供油企业3 家,年供油量4500t;渔网加工厂5 家,年织网500 多条;渔粉加工厂2 家,年生产渔粉4800t。
2、现状存在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渔港建设混乱、风格不协调、渔港特色缺失。
(2)基础设施薄弱,渔业服务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几乎呈空白状态;道路交通网络未成系统,便捷交通尚存在瓶颈;港池淤积严重,渔船避风系缆设施不足。
(3)渔业产业落后,尚未形成渔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产业链,水产品附加值较低。
(4)环境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离“美丽渔港、海湾旅游”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三、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
《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7月)
2、技术规范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2018年)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
《温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送审稿)》(2006年10月)
3、相关规划
《温州市苍南县标准渔港建设规划(2007-2020)》(2007年)
《温州港苍南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2016 修订)
《苍南县龙港镇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2017 修订)
《浙江省龙港市(舥艚)中心渔港总体规划(2020—2030年)》
《苍南县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4年)
《苍南县龙港镇巴曹时代大道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2018年)
《浙江省龙港市(舥艚)中心渔港产业园区概念建筑方案》(2021年)
《龙港市舥艚滨海风情小镇-水产交易及渔需服务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21年)
龙港市教育设施规划、燃气设施专项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
四、规划目标、定位及规划规模
1、规划目标
在遵循《浙江省龙港市(舥艚)中心渔港总体规划(2020—2030年)》的前提下,对本规划区的规划进行深化完善。合理有序地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使控制指标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为规划管理和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创造环境优美、商贸发达、居住舒适、交通便捷的舥艚中心渔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规划定位
根据《浙江省龙港市(舥艚)中心渔港总体规划(2020—2030年)》对中心渔港的规划要求,确定规划区的功能定位为:将舥艚中心渔港打造成为集渔船装卸作业、防台避风、休闲文旅、产业集聚为一体的渔旅融合区,打造中国海湾旅游的典范。
3、规划规模
(1)用地规模
规划区范围总用地面积为176.39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84.32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92.07公顷。
(2)人口规模
规划区人口规模由产业人口和居住人口组成。经过人口密度法和职工带眷法对规划区人口规划进行测算,规划区人口规模为2.0万人,其中居住人口1.2万人,产业人口0.8万人。
五、规划结构
舥艚中心渔港港区规划形成“一核三区”的总体布局。
“一核”:即以渔旅港城融合发展为主轴,形成集渔港管理、产品研发、商贸物流、渔港旅游为一体的渔港核心。
“三区”:渔港产业区、内港生活区、渔旅融合区。
“渔港产业区”,外港区主要考虑发展渔业第二产业,通过建设渔业生产设施和水产品交易市场带动鱼货的加工与流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多元化设施的建设带动整个港区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也促进舥艚渔港经济区的建设。
“内港生活区”,内港区主要依托良好的渔业经济基础和城镇现状条件,打造内港生活区,通过建筑形式、色彩、高度等统一规划,以及重要节点街道小品布置,提升社区景观,打造具有渔港特色、滨海风情的“渔港小镇”。
“渔旅融合区”,结合舥艚渔港美丽内港滨海区工程建设,依托当地特色,顺应渔港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渔港第三产业,打造中国海湾旅游的典范,打造“渔旅融合”样板区。
六、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采用方格网道路网结构,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
1、主干路
世纪大道:南北走向,道路红线宽度为68米,道路断面为四块板形式,中央绿化隔离带宽度10米,是龙港市南北向交通的主要道路,也是规划区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
滨海大道:南北走向,道路红线宽度为36米,道路断面为四块板形式,是规划区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
启源路:南北走向,道路红线宽度为32米,道路断面为四块板形式,是规划区与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和龙港市区联系的主要道路。
2、次干路
时代大道:南北走向,道路红线宽度为32米,道路断面为四块板形式。
渔港路、港滨路:东西走向,道路红线宽度为24米,道路断面为两块板形式。
新兴东路:东西走向,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道路断面为一块板形式。
3、支路
支路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短距离交通。支路应避免长距离的机动车交通穿越,但要方便公交车驶入,合理分布公交线路和站点,缩短乘客步行到公交站点的距离。支路承担非机动车和进出街坊的机动车通行,允许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路红线宽度为9~24米,道路横断面为一块板形式。
七、绿化景观规划
规划城市绿地系统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结构。
(1)“点”状绿地:主要由公园、街头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构成,以点状形态分布在规划区各处,方便群众就近使用。
(2)“线”状绿地:主要指城市道路和自然河流两侧绿带,形成“丝带”状市绿化景观。
(3)“面”状绿地:主要以舥艚港为景观面,结合沿江生态护岸,对整个规划区进行景观渗透,提升规划区整体景观价值。
“点”、“线”、“面”状绿地网织在一起,形成规划区完整有机的绿地系统。
(注:如对公示内容有不明之处,可咨询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规划局)
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
2021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