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来,天气逐渐变冷。笔者在玉苍路、公园路等多处看到,一些骑电动车的市民除穿戴口罩、手套、头盔等常规的御寒物品外,还使用了“御寒神器”——“挡风被”。远远望去,车上像盖了一床被子,骑者的双腿被挡风被牢牢包住,全方位地保护车主的手、肚子和腿,非常暖和。
外观四四方方的小棉被不仅保暖厚实且价格便宜,近年来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这种被称之为“挡风被”的商品风靡的背后,却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这能有什么危险?”市民吴女士说,她家和单位离得较远,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吴女士表示,电动车“挡风被”不仅可以盖住双腿,还能护住大半个身子,买了“挡风被”后,骑车确实没那么灵活,但车速又不快,没关系的。
市民周女士不久前在地摊上买了一件“挡风被”。“之前就看到路上有人骑车用这个,后来邻居买了,说挡风御寒的效果不错,我也就买了一个回来。”周女士说,以前家里人骑车都用护膝,但是穿戴起来很麻烦,偶尔会忘记戴,防寒效果也一般。更重要的是戴了护膝感觉挺丑的,现在有了“挡风被”就好多了,又暖和又省事又漂亮,清洗起来也方便。
笔者在“淘宝网”搜索中了解到,市面上的“挡风被”款式多样,价格基本在20元至50多元不等。在一家户外专营店,“挡风被”的月售销量高达15万件,产品介绍中称有挡风防水等功能。
那么,“挡风被”究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呢?对此,灵溪镇望鹤路一家电动车专业销售店的老板表示,电动车“挡风被”保暖效果虽好,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手套安装在车把上,把双手束缚在一个较狭窄的空间里,对刹车、按喇叭、扭动方向等手部开车动作都会产生限制,遇到紧急情况,双手不能迅速抽离,严重影响人身安全。另外,“挡风被”伸出车体两侧,容易被同行车辆的车轮或电动车自身车轮夹住,还可能被路边栏杆等挂住。秋冬季骑电动车,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穿暖,并且露出眼、耳、鼻和四肢,保证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到,鼻子能透气,四肢活动灵活,注意观察路况,不要盲目过路口或变道,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