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商家的安全防范意识逐渐增强,在营业期间一般都能提高警惕,但在打烊后个别商家却疏忽了安全防范措施,这样就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近日,温州鹿城警方就破获一起手机盗窃案件,商家刚购进的几十部新手机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陈师傅是温州市区人民路一手机通讯商场里的保安,11月17日正好轮到他值夜班。当天凌晨4点左右,他跟往常一样进入商场巡视,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但在早上8点多,他想再次进入商场巡视时,发现商场后门入口处的铁拉门已经被破坏。
由于商场内商户众多,又临近开门营业的时间,不清楚里面究竟发生什么事的陈师傅当即报了警。接警后,辖区派出民警立即赶到现场。经勘查发现,铁拉门的两根钢筋被向上掰起,形成一个高60厘米,宽30厘米的洞。
进入商场后民警发现,该商场一经营户的抽屉和柜子大开,柜子有被撬过的痕迹,里面被洗劫一空。民警马上联系商铺的经营户周女士,周女士赶至店内后发现,案发前一晚刚被她锁进抽屉的几十部新手机不见踪影。
凌晨4点保安巡视时还一切正常,到上午8点就发现了铁门被撬的异常情况。由此推测,窃贼的作案时间应该在4点到8点之间。而铁门下方的小洞仅能容纳身形瘦小的人员钻过,可见作案人应该体型偏瘦。通过现场监控,民警的推测一一得到了印证。
商场内的监控画面显示,凌晨4点44分,两名黑衣男子从商场后门处下楼梯蹑手蹑脚地进入商场,他们先是在楼梯口处向内观望了一会儿,然后向他们右手边商铺集中的方向走去。之后,两名嫌疑男子打开手电筒开始寻找作案目标,几乎是逐个柜台进行翻找,发现有上锁的柜子或抽屉两人会多作停留,仔细搜寻里面有没有值钱的东西。
当两名嫌疑男子来到受害人周女士经营的店铺前时,发现该店铺内有两个上了锁的抽屉,其中一人便进入柜台寻找财物,另一人则站在一旁拿着手电筒照明。
监控画面显示,嫌疑人在受害人的柜台内停留十几分钟后,将找到的手机递给站在柜台外的同伙,同伙接过手机后一一装进了外套或裤子口袋里。5点03分,作案得手后的两名嫌疑人沿原路返回,离开商场。
通过视频追踪,两名嫌疑男子作案得手后乘出租车前往东屿劳务市场。此时已经是清晨的5点多,带着三十多部苹果手机,嫌疑人是回到落脚点?还是立即去寻找买家进行销赃?继续追踪,民警发现嫌疑人在下车点附近与一名男子碰了面。这名男子引起了警方的高度关注。
通过视频追查,民警掌握了这名可疑男子的落脚点,随后将他传唤至派出所做进一步调查。经审讯,男子姓李,河南伊川人,11月17日一早,他确实与两名嫌疑男子有过接触,并从他们手中以500元的低价收得一部苹果6手机。与此同时,警方还掌握了另一条线索。
根据线索,民警在劳务市场周边找到了另一名可疑人员熊某,经审讯,熊某承认11月17日当天两名嫌疑人曾经找他帮忙销赃。但是因为这个手机来源不明,而且数量庞大,销赃不出去,别人都不敢收。
警方判断,被盗的手机应该还在两名嫌疑人手上。由于李某、熊某等人曾与盗窃手机的两名嫌疑人有过接触,民警以此为突破口,成功掌握了其中一名嫌疑人的身份信息。
确定了嫌疑人身份信息后,民警立即对两人展开布控。11月18日,民警在市区新城一带抓获嫌疑人林某、王某。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林某,泰顺泗溪人,系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王某,贵州六盘水人,今年20岁。两人在劳务市场认识,由于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林某常常得到年长几岁的王某的“关照”。11月17日,在王某的唆使下,他们一起实施盗窃。
据交代,嫌疑人通过事先踩点,发现商场后门位置较为偏僻,很少有人经过,再加上老式的铁拉门因为时间久了,有点松松垮垮的样子,用螺丝刀撬、拧,用力掰就把铁拉门破坏掉了,然后利用身材瘦小的优势,从撬开的小洞钻进商场。由于在温州无法销赃,他们准备去上海销赃。就在嫌疑人准备坐车离开的时候被民警抓获。
警方初步统计,犯罪嫌疑人共盗得手机33部,由于及时查获,大部分手机已被警方追回。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拘,未成年人林某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李某、熊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也被依法刑拘。
警方提醒
临近年末,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商家,结束营业后应当及时盘点货物,清算账目。尽量不要在夜间无人看守的商店内存放大量贵重物品。同时配备必要的保险装备,做好防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