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闻“风”而动 为全县人民撑起生命保护伞

2016-09-30 苍南新闻网
[导读]受“鲇鱼”影响,我县各地普降暴雨。这是与灾害的一场较量,更是与时间的一场赛跑。风雨中,夜色里,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向这里汇聚,一场生命大救援就此展开。记者连线各地各部门汇总抢险救灾情况

  记者 陈 君 陈薇拉 林超群 李士明

  受“鲇鱼”影响,我县各地普降暴雨。这是与灾害的一场较量,更是与时间的一场赛跑。风雨中,夜色里,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向这里汇聚,一场生命大救援就此展开。记者连线各地各部门汇总抢险救灾情况——

  连线灾区探灾情

  徒步解救

  28日晚6点多,住在灵溪镇河尾庄村临时篷架处的60多岁老人陈维仁生病卧床,生活无法自理,独自在家,需要马上转移,在接到救援电话后,对务社区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前往现场救灾。

  当时,河尾庄村水位已经齐腰,在没有路灯的夜色中,已经无法分清乡间小路和美庄河界限,社区人员和驻村干部、村居干部只能徒步涉水缓慢前行进入现场。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救援显得十分艰难。救援人员一路上克服种种困难,最终顺利来到老人住处,并成功将其转移至安全地点进行安置。

  随后,对务社区主任王嫔嫔在接到救援电话后,又马不停蹄带队去了城北居。当时城北居被困老人还插着医疗器械的管子卧倒在床,而水已经满到离电线不远处,情况十分危急。村干部小心翼翼地拔下输液管,并将老人背出去,转移到安全地带继续就诊。

  紧急转移

  台风夜,家住灵溪镇对务社区西山村的87岁高龄老人胡庆玉已连续高烧两日了,被困家中无法出行就医,形势危急。29日上午8时许,在接到村干部打来的求救电话后,灵溪镇第一时间组织社区、村居干部及民兵10余人,由社区书记李求江带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由于西山村地处温福铁路以北,沿途需要通过涵洞,而涵洞严重积水,水位已与涵洞顶齐平,根本无法通行。沿线经过六七座桥梁,上救援人员多次碰到水位高出桥面的地方都要徒步下舟,抬着冲锋舟前行。到达老人家时,屋中的积水已达到0.8米深,水位还在不断上升。救援人员合力将发烧老人抱进冲锋舟坐好,涉水将其转移至车辆可通行的浅水区转乘汽车,途中救援人员不断安抚老人的情绪,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老人安全送达苍南县中医院就医。

  党员先上

  古楼垟地质灾害点是莒溪镇今年刚认定的地质灾害点,位于莒溪村古楼垟自然村,是市级山体滑坡型地质灾害点,共有居民26户148人,房屋7幢37间,危险系数高、居住人员多。

  自17号台风“鲇鱼”生成开始,莒溪村村书记刘针就经常来到古楼垟,提醒该点村民注意安全,如果发现什么动静要尽快跟村里和镇里联系。刘针知道,这是整个莒溪隐患最大的地质灾害点,身为村书记,必须对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视察中,他嘴里最常念的就是“前两个台风影响还在,这个台风再来,这里山体极有可能会出现滑坡坍塌,不能不担心呐”。县防指发布台风三级预警后,他立刻联系驻村干部,一起到古楼垟做思想工作。刘针已经连续担任三届村书记了,村里群众都特别信服他,半天时间,就把整个古楼垟地质灾害点人员转移完毕。其中,一些村民转移到亲戚朋友家,部分村民安置在莒溪中学避灾点,虽然避灾点物资齐全,他还是不放心,经常去避灾点看望村民,他认为,“不能把村民扔给镇里就了事,镇里要照顾的地方太多了,这些人村里要给照顾好。”

  作为莒溪镇民兵应急分队的一份子,刘针还随各村需要,去帮助各村做好防汛抗台工作,清除路面小型塌方、恢复交通、转移人员等,真正做到了共产党员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八方援手

  防御台风“鲇鱼”期间,全县范围出现强降雨。根据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县公安局的调度,县壹加壹民防救援中心、海川应急救援中心、群鹰应急救援中心、金盾应急救援中心、壹加壹海豹应急救援中心等300多名队员,18艘冲锋舟和橡皮艇参与救援工作,截至29日下午16:30分,共安全救援、转移受困群众1000多名。

  28日中午12点,收到莒溪镇有险情需要紧急转移群众的指令,壹加壹民防救援中心组织灵溪中队、先锋中队、观美中队等27名队员赴莒溪镇转移受险群众。

  9月28日下午,桥墩镇山洪爆发,各街道和村庄满水,灾情严重。壹加壹民防救援中心又组织望里中队、海川救援队、壹加壹海豹救援队迅速组织队员支援桥墩镇。三支救援队50多人,5艘冲锋舟和水上救援装备在镇政府的统一调度下,坚持救援到凌晨,共转移群众100多人,解救被困人员60多人。

  下午3点多,104国道树枫段发生山体滑坡,一位90多岁老奶奶受困,群鹰救援队用绳索牵引,背着老奶奶脱离险境,用担架抬将其安置到安全点。同时,还成功救出四名群众。

  29日上午,藻溪民防救援大队接到丁岙村村民的求救电话,第一时间组织11名队员带上救生艇、救生衣等设备赶赴被洪水围困的受灾区域,队员们趟着深达胸部的洪水挨家挨户劝导被困群众转移,此次共转移了几十位老人妇女和孩子,并把他们送到安置点。完成任务后,大家不顾疲劳又迅速投入到其它受灾片区安全巡查中。

  ◎受损公路正在抢修

  受“鲇鱼”台风影响,苍南县出现局部大暴雨,其中碗天线16K-21K十余处塌方,交通中断;龙魁线87K+550坍方;桥玉线2k十500大面积塌方,交通中断;马分线9k+400塌方道路中断;南云线4k+500,流石段河水淹没路面,交通中断;104国道1995k-1999K,长达3.5公里泥石流,多处塌方,交通中断;桥南线6k+100塌方,大面积水淹,交通中断。交通公路部门应急抢险队伍已赴中断路段进行抢修。

  9月28日17:40,104国道1996K十500抢通。18:04,马分线抢通。20:21, 104国道全线抢通,双向通行。晚上23时左右,苏JU5910大货车运载炳烯危险化学品,在104国道199K线抛锚,交通运管部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配合交警、安监做好现场安保措施。

  受17号台风“鲇鱼”的影响,桥墩辖区受灾严重,有五个村的群众被困急需转移,桥墩运管所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力量调派5辆中巴客车,在相关部门统一指挥下安全的把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9月29日17:16,桥玉线2k+500抢通。约2000多方。

  据了解,台风期间,共受损公路40条,中断12条,共坍塌水毁78处;水上运输方面损失50万元;同时,停运了交通线路4条、停运班次5班、停运班次5次。截至目前,该部门共共投入抢险人员2350人次,抢险机械设备422台套,抢险车辆572辆次。

  ◎灾后防疫即时启动

  受第17号台风“鲇鱼”影响,我县各地连降暴雨,局部地区内涝严重。为确保灾后无大疫,及时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县卫计系统及时启动卫生应急预案。

  从9月28日早8:00至29日早8:00,全县120救护车共出车42趟,救治40人,3趟因水位过高无法进入,通过借助民间救援队皮划艇转移3人。全县各医疗机构门诊收治因灾受伤群众5名。

  9月29日早上8时左右,县120急救指挥中心接报称,在灵溪镇灵浦路双村巷有一孕妇羊水破裂,急需转到医院救治。因该路段积水深,车辆无法进入,120中心及时与县社会应急联动指挥平台联系,后经多方接力,由县群英救援大队接报后立马调集一艘冲锋舟紧急赶赴现场转移孕妇,随后120救护车根据水位情况开赴离现场最近的环城路与灵浦路口接应。最终,孕产妇在两方人员的接力下,安全送上救护车,并及时送往县人民医院救治。

  29日下午,县卫计局召开全县卫计系统灾后防病紧急会议,要求各单位深入灾区,迅速开展卫生监督、监测等各项工作,重点检查各单位灾后防病的组织、人员、物资、技术工作是否做到“四到位”;饮水卫生、肠道门诊和疫情报告等环节的工作是否强化和落实等。

  截至9月29日下午2时,全县共设肠道门诊监测点8个。县疾控中心筹备漂白粉2500公斤,已下发1500公斤;漂白精片1000公斤,已下发500公斤;泡腾片200公斤,已下发200公斤;印发宣传资料6000余份。各地卫生院已陆续开展相关消杀工作。

  此外,县卫计局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灾后防病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加强疾病监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掌握疫情动态,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工作,重点要加强灾后易发疾病的监测和疫源检索工作。一旦发现病人和疑似病人,要做好隔离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消毒等工作,并进行网络报告。

  ◎生产自救全面展开

  受今年第17号台风“鲇鱼”外围云系影响,自9月27日后半夜起,我县普降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且出现12-14级大风,时值我县农业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水稻、甘薯等粮食作物进入成熟阶段,山区单季稻可以收割,四季柚、蜜橘、瓯柑、火龙果等水果已经成熟可以采收,大棚番茄、大棚草莓以及秋冬蔬菜是育苗种植阶段,强风、暴雨和内涝,给我县农业生产造成重创,平原地区水稻基本受淹倒伏,山区甘薯田基本被洪水冲垮,四季柚、蜜橘、瓯柑等直接吹落,番茄等蔬菜苗受淹受损,已经种植在田里的各种蔬菜几乎全部受淹。

  据初步统计,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2.77万亩,其中:水稻、薯类等粮食作物受灾面积8.35万亩,四季柚、蜜橘、草莓等水果受灾面积2.12万亩,番茄等各类蔬菜受灾面积2.3万亩;蔬菜大棚倒塌2200多个,畜禽栏舍受损9210平方米,畜禽死亡18810头(羽),全县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448.5万元。

  防御台风“鲇鱼”,县农业部门早部署、早预警,强化宣传,通过农民信箱、微信向全县种粮大户、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发送台风预警短信,做好农业救灾物质的储备、调剂和管理工作。在28日下午,迅速组织六个服务组30人第一时间深入灵溪、桥墩、藻溪、马站、金乡、南宋等农业重点乡镇进行灾情调查,指导灾后生产自救;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清沟排水、扶苗扶树与病虫害防治,减少灾后损失。

  下一步,县农业部门还将根据上级有关农业抗灾、冬种旱粮等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灾后生产自救指导和服务,重点谋划“秋粮损失冬种补”,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全力开展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工作、深入研究灾年农民增收问题。

  据悉,受台风“鲇鱼”影响,我县19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据统计,全县共有34万人受灾,倒塌房屋58间,转移群众40857人,直接经济总损失达7.13亿元。

责任编辑:wuchunjun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