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工程”即以“打造温州最美水道”为目标,坚持水岸同治、目标同向、计划同步、措施同力、亮点同现,做好安全、生态、文化、体育、旅游5大文章,围绕水清、面净、岸绿、灯明、路通、景美6方面要求,来装扮苍南的“母亲河”。
据苍南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横阳支江从以前一、二、三期治理过程的防洪排涝、灌溉为主的目标定位,到如今成为既具备上述功能,又有效改善水质污染、重塑河道景观环境、构建生态循环系统的多目标定位。该县启动的横阳支江水岸同治工程,尽可能保留原生态景观。如横阳支江上游段有一片片茂盛的滩林,为使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相结合,该县在治理中,通过设计变更,在满足行洪排涝要素的前提下,对双树至流石段局部堤防线路进行调整,保留河滩地质生态植被70多万平方米,保留率68%,退堤5.3公里。而在江堤两侧坡面,苍南县在增强堤坝防洪能力建设的同时,实施硬质框格结构构筑,为做好水土保持,在框格内营造出花繁叶茂的景观氛围。
自2014年以来,苍南县一直对横阳支江上游段的绿化进行提升。目前,横阳支江共拆除涉河违建97处,计3.3万平方米,清理堤岸两侧种植蔬菜约1000平方米。同时在上游段,即灵溪镇观美社区通家桥至桥墩镇金山堰坝南北两岸,合计14.5公里的堤沿,以洁化亮化堤面、建框格结构绿色坡面、造休闲观景平台、护滩林绿树为主。在通家桥上游大堤,堤顶已铺设1.5公里的彩绘路面,面积约7200平方米。
在生态养水的基础上,苍南县还构建以横阳支江水系为主脉的水乡文化长廊,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比如,在观美段建设水利广场、博物馆;借助桃湖村状元廊文化氛围和桃湖渡口遗址,开发层次丰富的状元文化长廊和桃湖渡口文化;横阳支江上游段形成的新绿地,同步建设沿线埠头、休闲平台及廊架设施,合理设置“青梅竹马”“古树驿站”“鱼跃龙门”“上善若水”“古江独钓”等景观节点。融入生态理念的治水建设,激活了沿岸旅游潜力,使横阳支江成为苍南旅游又一亮丽风景线,一张绿色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