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温州市苍南县台办了解到,苍南县已经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复同意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并将在9月3日正式授牌。
据了解,这是全国四个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之一。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副巡视员兰海滨实地考察时,充分肯定苍南县作为少数民族人口大县和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先行区,在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苍南县与台湾同属闽南语系,总人口130余万,有70万人讲闽南话,境内妈祖庙70多座,台胞台属数万人,两地文化同源、方言相同、习俗相近、气候相似。苍南县也是浙江省较早设立台胞接待站、台轮停泊点、开展对台小额贸易的地区之一。
与台湾一样,苍南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少数民族人口有3万多人,有37个民族成份,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之一,2005年该县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近年来,苍南积极推动两地在文化、社会、宗亲、信俗等方面的交流往来,组织了如浙台(苍南)妈祖文化节、浙台(苍南)陈靖姑信俗文化节、两岸(苍南)杨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节、海峡两岸(苍南)茶文化交流等一系列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活动。
苍南县是目前浙江省开展对台经贸合作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它位于浙江沿海的最南端,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境内霞关港距离台湾基隆港仅120海里,是浙江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
2011年5月,苍南县设立了旨在开展对台经贸合作的第一个省级平台——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并搭建起龙港新城、灵溪新区(苍南省级工业园区)、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成为了浙江省对台经贸合作的先行区。
据了解,苍南县去年合同利用台资2485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193万美元,分别占全省4个浙台经贸合作区总量的72.8%和69.8%。经考评,对台经贸合作建设在全省4个浙台经贸合作区中名列第一。
今年以来,苍南县已经接待来苍考察的台商28批285人次;引进台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台资733.33万美元;签约台资项目10个,投资总额达1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