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籍男子王某近日因犯寻衅滋事罪,被苍南县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宣判后,王某直喊“很冤”。王某说,他感觉“很冤”并不是判决不公正,而是案子背后一个令他自己都哭笑不得的故事。是什么故事呢?且听老师伯讲来。
王某犯事之前,其实是个“励志男”。多年前,他来到苍南务工,通过打拼从月工资300元的打工仔,成为一个拥有近百名工人的公司老板。
出人头地的王某,却因为酒后一次冲动做下了错事。
2010年8月27日晚上,王某受邀去苍南某会所和朋友喝酒蹦迪,酒后他和朋友跟人发生冲突,将其中二人打成轻微伤。
案发后,在逃的王某受到网上通缉,并于去年7月2日被警方抓获,随后被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后,王某却拒不到案。原来,王某担心自己被判实刑连累苦心经营的公司,听说一朋友有关系可以帮忙“运作”使自己脱罪,就给了那名朋友30多万元。
此后,王某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不料因拒不到案再次成了网上通缉犯。今年5月26日,王某被警方抓获。被羁押在看守所后,王某始终没等来朋友的“运作”成果,才发现自己上当了。
事后,王某从自己聘请的律师处了解到,自己的犯罪情节比较轻微,如果不是因为脱逃,是有可能判处缓刑的。王某听了后直说交友不慎害了自己,更对自己的无知后悔不已。
法官提醒,近年来,常有不法分子利用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不懂法律和法律程序等,谎称自己有关系,可以替嫌犯进行疏通或者让嫌犯脱罪,借此来骗取钱财。因此,市民如果遇到亲友涉及刑事案件时,首先应该向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或者向法律专业人士咨询,可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借机行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