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了解需求、回访困难残疾人、记录民情日记……如今,将自家药店交由妻子打理的薛继余多了个新身份——苍南县宜山镇的残疾人专职委员。他说,抱着服务的心态,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残疾人。
30多岁的薛继余因幼时患小儿麻痹致左腿行动不便,长大后学医,毕业后开了间中药房,因为乐善好施,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
2012年,得知自己被推荐为镇里的残疾人专职委员,薛继余意外之余更多地觉着这担子不轻,不过还是一口答应,“抱着服务的心态,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付出帮到更多残疾人。”那之后,他每天骑着电瓶车走街串巷,走进残疾人家中,去听他们的需求和呼声。
在宜山,生活着近400名残疾人。虽然乡镇较为集聚,但要一家一户走访,也并非易事。最多的时候,薛继余一天要走访十几户残疾人。
在从事盲人推拿的韩必象家中,薛继余了解到,由于右眼的视网膜术后出现排异情况,韩必象需要重新手术,两万多元的医药费让他一筹莫展。此后薛继余几次上门代为办好相关申请手续,为其争取到了几千元的补助。“虽然手术费还有些缺口,但也已经是帮了大忙了。”韩必象感激道。
目前,苍南县现有乡镇、社区两级残疾人专职委员110人,其中12个乡镇配备的专职委员也都是残疾人。他们与薛继余一样,此前有着各自的职业。
“即便乡镇会提供一定的补助,担任专职委员确实会令个人收入受到影响,但他们并不在意,把这当成是一项公益事业来做。”苍南县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目前已实现残疾人专职委员全覆盖。今后,还将探索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政府社工待遇和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