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温州神秘洞穴几十年无人敢进 或为废弃防空洞

2014-04-22 温州网-温州晚报
[导读]温州神秘洞穴几十年无人敢进 或为废弃防空洞

 

    在徒步海岸线期间,记者探秘了平阳宋埠仙人洞(传说东晋葛洪炼丹)、苍南云亭鬼洞(传说有“鬼神”出没)等不少山洞或礁石旁的岩洞。但有一个洞穴,位于苍南渔寮关头村,村民半个多世纪以来都不敢进去,因为传说这是一条隧道,可能有100多米长。

  当时记者和村民约定,在徒步完海岸线回访时邀请专业人士带队进洞一探究竟。这个黑乎乎的洞里到底有什么?上周,记者与专业团队苍南壹加壹民防救援中心人员一起探秘。

    记者兑现约定 请来专业团队探洞

  关头村与无人海岛——顶草屿隔海相望,在该村海边龙头石旁有一洞穴,旁边长满了近两米高的茅草。洞里到底是什么,一直困扰这个村的百姓。

  “记者同志,徒步海岸线经过我们村时,一定要来看看我们的神秘‘隧道’,帮村民解决这个难题,推动村里旅游经济发展。”村民黄明星看到本报美丽水乡新发现之徒步海岸线活动,马上通过新闻热线联系上记者。在记者徒步到该村时,黄明星本人不巧赶不回村里,于是请村党支部书记潘丕达带记者去查探。然而,记者在洞口看了一下,发现洞里一片漆黑。当时,潘丕达一再劝阻记者,不要进洞,因为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说,这个洞可能有100多米长,不知是否有野兽,比较危险。

  当时考虑到安全,记者没有进洞,并与潘丕达、黄明星约定,在回访海岸线之时,邀请专业人士带队进洞。上周初,本报启动回访海岸线活动,联系苍南壹加壹民防救援中心理事长张炳钩,请他组队探秘。

    4月16日下午,张炳钩带队查看了神秘隧道的地形后离开。次日上午,他们与本报记者在洞口会合,潘丕达、黄明星和村主任翁士好等村干部、村民10多人都早已过来等待。

  “呼”的一声

  飞出“黑蝙蝠部队”

  洞里到底有什么?此前来查看地形的张炳钩等人猜测可能是废弃的军事隧道,因为洞口外有类似战壕的沟壑。

  为了安全起见,张炳钩团队一行五人全副武装,穿上了抢险时穿的冲锋衣,并给两名记者准备了安全帽和N95口罩。由于洞里有水,大家都穿了雨靴。打开矿灯,一行七人就往洞里走。往洞里走时,蹚着30厘米深冰水发出的响声和矿灯的照射,忽然“呼”的一声,从洞里飞出一群黑蝙蝠。由于洞高只有1.8米左右,受到惊吓的它们差点儿撞到我们头,进洞人员也受到了惊吓。

  等黑蝙蝠大部队都飞出了洞,洞内出奇的安静,静得只有蹚水的脚步声。然而,当脚步拐过一个弯时,大家有些失望了。“这才走了10多米啊,怎么就到底了?”走在最前面的张炳钩先发声,他用手拍着洞壁听声音,边拍边查探,觉得可能这个洞就只有10米了。壹加壹队员白希直、王世民、许明术、黄亦琼等人打着矿灯仔细查看并拍照,记者则在洞壁上寻找是否有文字或图案,遗憾也未能找到。

  洞内温度非常低,洞壁上有一层白白的霜一样的物质,可能是盐,然而大家也不大确定。洞内最深处的顶部,还有两只倒挂着的蝙蝠在抖动,不知是否是因为陌生人进来而显得不安。后来,从洞外又飞进一只蝙蝠,倒挂在洞顶,蝙蝠倒挂的下方岩石上,是一大片黑乎乎的蝙蝠屎。

  “没想到这个洞不长,大概就12米左右。”张炳钩数着脚步走到了洞口,向等在洞外的村干部和村民讲述了洞里的情况。壹加壹成员猜测神秘洞穴可能是废弃的防空洞,与外面类似战壕的沟壑刚好配套。

   或建于上世纪60年代

  用于防“反攻大陆”

  村民林长普今年67岁,他回忆,在上世纪60年代初,该村驻扎进一支解放军部队,并盖了营房,60年代末撤离。

  “如果是废弃的军事设施,应该就是这支部队做的。”老村主任、现年61岁的周圣元说,在部队来之前,洞就存在,但听说该洞不大,部队走了后,村中老人都传说该洞有100多米长,通向山上。“当时可能是为了防备国民党军反攻大陆。”

  村民很期待

  神秘隧道得到开发

  韩国三八线隧道原本也是军事设施,经过改造后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关头村干部和村民在得知洞中情况后,也希望家门口的军事隧道能成为温州海岸线上的一个独特景点。

  “我们村有龙头石,海岸岩石有青色、粉色等,美丽多彩,还有近150年历史的大榕树,真的很值得大家来观赏。”翁士好说,该村正打算进行旅游景点开发,比如修建海岸线观景栈道等,不过苦于没有资金支持。

  壹加壹团队成员在看了关头村的旅游资源后,为他们支招:不妨先从简单的开发开始,比如把营房改造成青年旅馆,村民集资建农家乐并销售特色海产品,另外还可以打造一片露营基地,这样投资少,对村民来说,会有一些收益。仓促上大项目,投资大、风险高,回报不一定高。

 

责任编辑:wuchunjun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