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爱,是最好的灵丹妙药——最美妻子顾丽华侧记

2014-04-09 苍南新闻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这世间最美的情话和最坚定的承诺。当一场意外让另一半成为植物人时,一位乐观的农村妇女在漫长岁月中用爱声声呼唤,悉心照顾三十载。面对丈夫失去知觉,公公中风瘫痪的人生困境,她顶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压力,用艰辛填满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用深情唤醒了沉睡的丈夫。她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爱的承诺,诠释了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她,就是金乡镇狮山村的村民顾丽华。

    日前,当记者走进金乡镇鲤河北街顾丽华的家时,顾丽华的丈夫叶德华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笑呵呵地听着邻居话家常,看他们清洗水井。在妻子的鼓励下,他拄着拐杖蹒跚地走进屋子,坐在一旁听我们讲话。面对妻子,他满脸挂着温和的笑容。

    1981年2月,端庄秀丽的顾丽华嫁给了大自己两岁的叶德华。虽然家里一贫如洗,但夫妻俩白手起家,很快就赚得盆满钵满,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夫妻俩搬进了新房子,将原先位于卫前大街的老房子店面出租。如果没有那场意外,这对恩爱的小两口子会和天下间所有的夫妻一样,有自己的孩子,过着普通而幸福的生活。

   然而,幸福却是那么的短暂。

    1983 年10 月1 日,一场意外,让这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如冰一样地被凝固了。为结束跑业务的漂泊状态,叶德华想收回出租的店面,与从医的二姐夫合开药店。当天晚上,叶德华途经卫前大街,本想询问承租方店面找寻的情况,不料交谈中双方起了争执,推搡中他被承租方次子用三角铁狠狠地击中脑袋,瘫倒在地,当场昏迷不醒。随后,闻讯赶来的家人赶忙将他送到温州医院抢救。

   “医生说他的头部因为受到挤压导致内颅淤血,已经没有苏醒的希望,就算醒来也会变成植物人。”医生的诊断如同晴天霹雳,震懵了年仅24岁的她,让她悲痛欲绝。但是,看着躺在ICU里命悬一线的丈夫,她脑中只闪过一个念头:“我不能放弃他,不能让他死。”

   “我就不信这个邪。”医生的断言没有击倒这个柔弱的女子,反倒激发了她的韧性。也许,丈夫这辈子醒来的机会是微乎其微,但是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要为他倾尽所有。

不离不弃 深情守护

   “德华,你一定会好起来,你如果好起来,你对我笑笑可以吗?……”听说亲人的讲述能唤醒植物人的知觉,顾丽华便每天寸步不离地守在丈夫的病床前,不厌其烦地在他的耳旁说话。有问没答,她只能自言自语,但从不间断。从两人的相恋相知,讲到夫妻俩生活的点点滴滴,她日复一日地述说着……48天后,爱的呼唤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丈夫终于睁开了眼睛。那一刻,顾丽华高兴得想放声大哭。丈夫醒过来了,可却成了毫无知觉的植物人。生性乐观的她没有气馁,她一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笑着陪他说话:“德华,今天太阳出来,你不要再睡了”、“老公,你赶紧起床,我等着你陪我一起去散步呢”……可无论她如何深情呼唤,丈夫始终一动不动。在医院住了一年多,赔偿的医药费和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顾丽华只好将丈夫带回家护理。

   叶德华成植物人后,不少邻居和亲戚很心疼这苦命的女人,多次劝她趁年轻改嫁,但顾丽华始终没有动摇,她依然痴痴地守护自己的男人。“我不走,既然嫁给了他,我就得照顾他一辈子。”她许下了不离不弃的诺言。

    为了兑现诺言,顾丽华苦了生命中的太多时光,植物人没有自理能力,她有好几年每天都在重复着沉闷又繁重的护理工作:担心丈夫长时间躺卧会长褥疮,她就每隔两个小时帮他翻一次身;一天擦两次身体,不间断地为大小便失禁的他换洗尿布;喂四五次的流质食物,一顿饭要喂40多分钟,太快了会呛到;每天坚持帮丈夫按摩,拉伸四肢,防止肌肉萎缩。只要听到对他有帮助的药和食物,她都会买来给他吃。由于每隔两小时要为丈夫翻身一次,三年来,顾丽华没有上床睡过一次踏实觉。每晚她就趴在丈夫的床边眯两三个小时。三年下来,她瘦了整整20斤,可丈夫却在她的悉心照顾下病情开始慢慢好转,眼睛会动了,身体也有了一些知觉。

   “这么多年来,他身上没长过一次褥疮,甚至连个小红点也没有。”说这话时,顾丽华流露出一丝自豪又骄傲的神情。

     1987年3月,为了带丈夫去上海做手术,顾丽华卖掉了所有的房产。手术成功后,她用剩余的钱买了一间两层楼的砖木房,专心照顾丈夫和中风瘫痪在床的公公。

   “她老公瘫痪这么多年,最困难的时候公公又中风了,她既要照顾他们,又要赚钱养家,过得太苦了。可她却很乐观,没有一句抱怨,这样的女人实在是太少见了。”一位邻居如此评价顾丽华。

爱是良药 丈夫“康复”

    爱是最好的灵丹妙药。1987年6月,丈夫的意识开始慢慢恢复,手也开始逐步恢复知觉。为了帮助丈夫恢复坐立能力,顾丽华每天坚持把他从床上抱下来,带他出去活动。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支撑着丈夫全部的重量,拖着他一步步重新学习走路。可往往还没走出几步,丈夫就把大小便拉在裤子里。“要是想小便,你就动动小手指;要是想大便,你就动一下大拇指”……在顾丽华耐心地引导下,叶德华慢慢恢复了行走能力,不仅能够控制大小便,还能够自己洗头、洗澡。由于被切除了部分语言中枢神经,叶德华的言语能力非常有限,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丈夫从只有一点知觉到能够蹒跚走路,顾丽华花了十多年的时间。

    艰辛的岁月里,顾丽华还得赚钱养家。为省下钱给丈夫和公公看病,多年来,她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每天伙食不超过三毛钱,每次去菜场都只买些便宜的咸菜和豆 芽,一吃就是好几天,甚至有时她一天吃的米饭加起来连半两都不到。她常说,我年轻扛得住。对自己如此抠门,可她给丈夫和公公的吃用却是最好的。“他想吃什么穿什么我都会买给他,只要他吃得开心,穿得舒服就好。”她用朴素的语言诉说着对丈夫浓浓的爱。

    顾丽华的发小徐阿姨说:“这么多年,她自己没吃没喝没穿的,省下都给她老公了。”

    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顾丽华干过重活,摆过地摊,做过手工活。可不管去哪,她都会带上自己的丈夫,不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由于当年治疗时间的延误,叶德华的右手右脚不太灵活,走路一瘸一拐,还留有癫痫后遗症,有时会突然全身抽搐,没人在旁照看会非常危险。于是,她选择在家接一些零活,以便有更多时间照看丈夫。如今,一有空,顾丽华就会陪着丈夫坐在屋门口晒太阳,或者带着扶着丈夫去街上走走逛逛,看看热闹的街景。有时候,她还会带着丈夫来个短途游玩,看看苍南的秀美风景。每次出门,叶德华就像个孩子似的开心不已。

最大心愿 相伴到老

    当记者问她在最艰难的时刻是否想过放弃时,她打趣道:“那时候太年轻了,傻乎乎的,不懂得想,就只想着照顾他。”她还转过头跟丈夫开玩笑,“我肯定对你不好,不然怎么会经常生我气”、“没事,你有啥委屈就说,别不告诉我……”而憨厚的叶德华笑得格外开心,不停地说:“好,好,好……”虽然发音含糊,但坚定表露出他对妻子的感恩和无尽的爱。幽默之后,顾丽华又想了想说:“就算知道想,我也放不下。我要是离开了,这个家怎么办,他会活不下去的。只要他活着,就有希望。”看着丈夫,她神情柔和,含着满满的爱意。

    顾丽华是个坚强、勇敢的女人,说起那段岁月,她总是在笑,那些苦难和煎熬都不曾在她的身上发生似的。

    这个乐观的女人,还有一颗善良的心。顾丽华的亲友和邻居透露,虽然生活过得很拮据,她经常会上门给孤寡老人理发、陪他们聊天,将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匿名捐出去帮助别人,她会定期收集别人不穿的干净的衣服捐给有需要的人,还会自己掏钱买衣服、被子等物品一整箱一整箱的寄给西藏的贫困家庭。

    对于这些,顾丽华都只是腼腆的笑笑,她认为自己做的事是很平常的,是一个妻子和普通人应该做的。

    顾丽华没有儿女,但她并不遗憾。她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夫妻俩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一起相伴到老。

    在采访过程中,顾丽华没有说过一个“爱”字。可是从她矢志不渝地陪伴丈夫从绵绵青丝到双鬓白发的30年时光里,让人深深感受到了她对丈夫浓浓的爱意,和不离不弃的亲情。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