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睡觉抖腿,这是病
今年年初,一位三十多岁女士因长期每晚双腿“不安宁”而无法安然入睡,就到温医大附一院就诊。这位女士说,她每晚有很强烈的入睡欲望,但是两条腿就是控制不住,总要抓一下动一动才行,以至于要辗转反侧好几个小时才能勉强入睡。随着每晚“不安”的部位由双脚慢慢上移到了“双腿”,每晚折腾的时间也开始延长,于是她赶紧到医院就诊。
温医大附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何金彩介绍,临床治疗上,这种夜间睡觉抖腿的症状称之为“不宁腿综合症”,是睡眠问题的一种。患者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0%的占比,和缺铁性贫血、怀孕、缺乏维生素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是了解的市民并不多,许多人有这样的睡眠困扰时也不知该如何治疗、到哪里就医。
吃饭、上厕所突然睡着,这也是病
睡不着是个病,无法控制的睡太多也是个问题。
一位因此而就医的中年女性介绍,她会在吃饭时突然睡着,上厕所时也会控制不住地进入“睡眠模式”。
而在2006年,何金彩就接诊过一个正在上高中的男孩。对方因为天天上课睡觉而被带到了医院。何金彩说,男孩站着也睡、坐着也睡、考试也睡,并非学习不用功,而是跟那位中年女性一样,患上了“发作性睡病”。不可克制的睡眠欲望,伴有入睡前幻觉的“先做梦后睡觉”状态都是“发作性睡病”的病症体现。如果市民有这样的情况,要尽快就医。
130名受访者中八成睡眠质量一般
中国医师协会等单位发布了2014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国人睡眠指数得分66.5分,近四成的人睡不好。六成国人钻入被窝后就习惯“刷手机”,不舍得睡觉。
那么,温州人的睡眠情况怎么样?130名受访者里,只有21.5%表示每天睡得很好,近80%睡眠质量一般或存在失眠的状态。
何金彩算过一笔账,她一周要接待150多位神经方面疾病的患者,而其中三分之二的病人需要开具睡眠处方来调节睡眠。“由于导致睡眠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患有睡眠障碍的病人分散在各科室接受治疗,还有很多存在亚健康失眠而未严重影响健康状态的市民并没到医院就诊,全院就诊人数中有近10%的人需要开具睡眠处方,这只能是一个保守的粗略估计。”
对照下面几项,如果符合所有问题
说明你已经患上慢性失眠:
1、花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入睡
2、夜晚睡眠总量少于6小时
3、夜间醒转次数多于2次
4、比正常睡眠早醒半小时以上
5、因睡眠不足而感到身体问题并持续三个月以上
对照下面一项,看看你是否处于亚健康失眠状态:
在正常作息情况下,一周内失眠次数多于三次以上,并持续出现一个月的状态
医生建议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别带上床
生理、环境、心理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睡眠受情绪的影响非常大,大部分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状态下的人群容易产生睡眠障碍。在就诊患者中,企业高管、有一定职务的公务员、媒体从业人员和一些经常需要“倒班”工作的人群比较多。此外,女性的睡眠问题患者比男性要多。这跟女性更年期、生产期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以及自身月经周期的影响有关。
“人的身体周期会在固定时间分泌褪黑素,帮助人类睡眠。褪黑素一般在晚上10点左右分泌最旺盛。”何金彩介绍,现在外界的噪音、光亮等污染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睡眠质量。白天接受光照能抑制褪黑素在当时的分泌量,有助于夜晚更好地休息。而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白天户外活动量少,夜晚长期被灯红酒绿的环境围绕,夜生活又很丰富,身体分泌褪黑素的时间也被拖延,32.3%受访者在凌晨0~2点才入睡,因此很多生活在城市、大都市中的市民都存在着睡眠问题。
此外,失眠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上床不睡觉”和“赖床太久”。很多青年人都喜欢早早上床却很晚睡,调查显示近三成的人在准备睡觉时有刷手机的习惯。将在床上的时间拖得很久,影响了自身对睡眠的欲望,上床“舍不得睡”是影响新一代都市年轻人睡眠的重要因素。睡醒后不起,非要在床上躺很久,拖延了睡眠周期,也容易导致慢性失眠。还有些总被失眠困扰的市民,为了早睡而早早躺在床上,结果却失眠得更久。因此让床的功能“单纯化”,一些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尽量避免带到床上,保证上床就睡的健康睡眠习惯。
教师睡眠质量排名靠前,媒体人排末位
调查报告显示,“2014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的总得分为66.5分,较2013年的64.3分提升了2.2分。其中36.2%的居民得分低于60分,2013年这一比例为24.6%。
从整体睡眠情况来看,工作越稳定,睡眠质量越好。其中教师位列各职业睡眠指数得分第一名,媒体人排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