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县委宣传部和北京银幕地带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摄制,海达执导,马翎雁、张洪杰、马跃、石兰、刘小微主演的影片《一个温州的女人》,3月7日起全国公映。今天,这部电影的主创人员还在苍南影院举行答谢献映仪式。
低调电影,
获媒体和观众高调好评
影片《一个温州的女人》改编自张翎小说《空巢》,讲述了一个来自温州的保姆赵春枝与其雇主北京教授何淳安之间的故事,表现了当代人的情感挫折与人性迷失。影片以清新流畅的叙事风格,生动地表现了当代都市不同人群之间所面临的情感和沟通危机,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失婚家庭等社会现象热点也进行了逐一披露。不仅是对都市社会关系的一次广角呈现,更是对人性救赎的一次生动演绎。作为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电影,影片在严肃厚重之外,不失温情幽默;节奏张弛有度,画面音乐等也都极为考究。
本片先后获得了第二十二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新片表彰奖”、第五届英国万像国际电影节“最佳中小成本影片奖”及“最佳表演奖”(女主角:马翎雁)等奖项,更被影评人和媒体称为“中国版的《无法触碰》”及“大陆版的《桃姐》”。在部分影评人看来,影片作为一部“低调的”国产电影,没有巨星闪耀的团队和霸气侧漏的规模,但该片去除了今年来影市中的浮躁利欲之气,以精心真诚的制作,“拍出了一部让观众觉得心暖”的电影,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优秀的艺术呈现,带给观众一次难忘的视听体验。
3月7日开始在全国公映期间,电影主创人员先后在全国10多个城市举办见面会,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不少媒体与观众的强烈共鸣和推崇。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先后发文,向各地观众推荐这部电影。温州市委、市委宣传部和苍南县委、县政府及县委宣传部在三八节期间,要求各单位组织观看,我县一些单位也纷纷包场组织观看。
答谢会上,
观众为女主角的精神感动流泪
该片讲述的是女人故事,运用的是女性视角,使用的是柔美、抒情的女性笔调,而最受与会专家一致称赞的,是女主角赵春枝身上自觉、高调、昂扬、丰盈的女性意识。
来自社会底层的春枝,曾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当发了财的丈夫有了外遇之后,母亲劝她忍下来,“其实也就是一道坎儿,眼睛一闭也就过去了,就看你愿不愿意。”但春枝心里,这道坎儿就是跨不过去。为了争到女儿的抚养权,她一分钱没要就离了婚,“男人的心没了,要他的人干什么,堵得慌。”为了让女儿受到好的教育,她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打工,走上了一条艰辛的自立之路。春枝对前夫的决绝,让我们看到了外表柔弱的春枝强大的内心,她眼中的爱情已不是传统的依附,而是现代意义上的各自坚强独立。
影片出品人兼春枝扮演者马翎雁是我县桥墩人,她昨天在答谢献映式上说:“赵春枝身上集中了当下社会中女性的典型个性,体现了一个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她用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爆发出来的惊人能量,让我看到了女性情感中最美丽、最闪光、最动人的一面,我也希望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女人能够感动更多的人。”
“我们也想要像春枝这样的保姆。”看完电影之后,很多现场观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而许多观众则在观看影片中,多次流下感动的泪水。
电影市场,
需要一部有意义的“良心”电影
影片在女主角故事主线之外,在复线中还涉及空巢老人、离异家庭、留守儿童、文化遗产保护等各种社会热点问题,虽然是小成本制作,却表现和承载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和主题。
答谢献映式上,何教授的扮演者张洪杰称赞该片不做作,不跟风,温情而不失力度,励志而不失批判,小小的片子传递出了大大的关怀,是近年来少有的“最有诚意”的一部文艺片。
张洪杰说,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已居世界第二,电影产量居世界第三,在这个时候,非常需要像《一个温州的女人》这种类型的电影。不能总是一些武打与魔幻元素的大片充斥市场。该片有真实的生活、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是可以触动人心最柔软地方的电影。特别是影片中空巢老人的生活发人深省:何教授老年丧妻,女儿远在美国,她唯一尽孝的方式是给爸爸找个好保姆。但最后春枝却告诉她:该照顾你父亲的人是你,而不是我。这句话是振聋发聩的,像这样的题材是能够走进观众心里去的。
对此,该片导演海达回应说,电影《一个温州的女人》关注的是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但并不着眼于“边缘题材”,反映的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亲情、关爱”这样人性的主题,他觉得这样的主题是能被观众所理解。在这个追求高票房、有些浮躁的市场上,他还是希望通过这个现实主义的故事,做一部有意义的“良心”电影。
干净的笑容最温暖
《一个温州的女人》观后感
□ 潘小平
“三八节”前夕,在海达的城市合肥,观看了他新执导的小成本影片《一个温州的女人》。
说是“海达的城市”并不确切,海达早已回到了上海,合肥不过是他青少年时代生活过的城市而已。但他的合肥话依然地道,三言两语,传达出浓郁的乡情。主打文艺、主打温情、主打画面的美好和情绪的流畅,用海达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希望电影能表达一些温暖的,救赎的东西”。根据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2013年突破了2亿,而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数和空巢老年人数,则突破了一亿大关。
中国老人越来越多,中国社会越来越老,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空巢老人大量涌现。老人们所面临的生活需求、亲情需求和安全需求,往往无法满足,晚景凄凉,生命无力,心境黯然。拿什么照亮他们孤独的内心,让老人们安度晚年?凭借该片荣膺英国万象电影节影后的马翎雁,以生动细腻的表演,展示了“一个温州女人”的力量,给我们这个老龄化社会,带来了一丝安慰和温暖。
一个温州的农村妇女,一个北京的大学教授,构成了一对矛盾,一对冲突,一对牵扯,一对依恋。在这部片子中,女主角马翎雁的表演,无疑是最大的亮点。而马翎雁最大的特点,是笑,她的笑容干净、自然、流畅,灿若秋阳,清如山泉。她的表演一扫娱乐圈女星的浮华和矫饰,明亮、独立、自信、清新,让人深受感染。这个温州女人她成熟,但不世故;她复杂,但不混浊,她的笑没有心机,没有欲望,不世俗,不市侩。她赋予了影片一种干净而温暖的气质,一定程度地消融了汹涌而至的空巢危机,给中国当下社会带来的措手不及和惶恐不安。
不同于西方的老人,中国老人一般对儿女的期望较高,依赖较深,因此空巢老人会感到万念俱灰,会更加在意人情冷暖。也因此马翎雁传达出的最大能量,不是坚强,不是自信,而是亲情和温暖。在社会变得越来越冷酷,中国的伦理基石受撞破碎的今天,这个温州女人以她柔软的肩膀,坚守着人情冷暖的伦理底线。中国社会的转型,又到了一个紧要关口,充满了阳光和向上的力量,也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如何用人性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消除社会的不良情绪,《一个温州的女人》做了很好的尝试,在渐次展开的美丽画面中,我们甚至暂时忘却了生活的艰难。
任何时代,电影都应该直面社会,用镜头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人性、对当下的理解。电影应该深入到中国社会的核心现实,并在这种深入中完成精神的超越。《一个温州的女人》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在生命的伤痛面前,马翎雁的笑容像鲜花一般开放,超越了现实,超越了苦难。据悉,马翎雁是温州苍南人,身上有着温州女人所特有的娟秀和温婉。影片以苍南桥墩碗窑为背景,融入了很多苍南元素,美丽的玉龙湖和玉苍山,在镜头下美丽地展开,如女主角的笑容一般流畅自然。不能不说,在中国电影的镜头越来越华丽,而内容越来越空洞的今天,这部小成本制作的小众电影,为我们找回了电影的尊严。
(作者为安徽文学艺术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