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存在于血液中。一旦人体内出现乙肝病毒,这种抗体会发挥作用,阻止感染,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
包括乙肝疫苗在内,我市所有的疫苗,包括一类疫苗(免费疫苗)和二类疫苗(自费疫苗)都是由浙江省疾控中心直线提供,由市疾控中心下拨给全市各个县(市、区),再由各个县(市、区)下拨给辖区的接种点。目前,我市每年约12万名新生儿在6月龄前,需接种3剂次的一类乙肝疫苗。
“我们一类疫苗采用的是大连汉信生物制药公司的制品,湖南、广东、四川等地涉事疫苗均为深圳康泰的10微克乙肝疫苗,温州没有使用。”市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省自启动乙肝疫苗免费接种以来,就没有在一类疫苗中使用过深圳康泰公司的制品。
而在乙肝二类疫苗里,有20微克和60微克两种剂量。20微克的有三种品牌,两种国产,深圳康泰是其中之一,还有一款进口品牌;60微克的来自深圳康泰。据介绍,选择自费疫苗的量本来就少,加上温州市民更倾向于接种20微克剂量的进口品牌疫苗,因此深圳康泰公司疫苗的使用量很少。
为安全起见,根据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要求,我市已就地封存了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20微克和60微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我国是乙肝大国。据国家卫计委今年统计,全球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近1亿是中国人,全球每年大约70万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人群中中国占近一半。温州近5年的传染病排行榜里,乙肝一直“稳居”前三。
疫苗接种是防治乙肝的最有效办法。北大医学部教授、院士庄辉昨天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指出,母婴传播是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感染越早发病比例越高。对于母亲“双阳性”的情况,新生儿24小时之内接种乙肝疫苗,不能阻断病毒几率只有4%。如果延迟注射至24小时之后,这个几率将增至20%。
市疾控中心专家强调,在各种疫苗接种过程中,市疾控中心对疫苗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全方位监测。根据监测情况,今年我市偶有发生由接种疫苗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接种部位出现红肿,另外也不乏皮肤过敏等现象,一般过敏反应在几天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