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会怒了
从促销噱头变成抹黑温州后,在成都的温州人也同样坐不住了。
15日晚,10多名温州商人自发前往成都新城市广场前的两个“黄鹤出逃”钱包摊点质问摊贩。
摊贩无言以对,便想趁机开溜。愤怒的温州商人摔了播放“黄鹤出逃”录音的广播,还掀翻了放着劣质钱包的摊点。
赵小姐说,四川温州商会目前已在筹划一场大型的打假正名行动:商会发动会员在全市范围搜寻、摸点,分组对每个摊点每天的动向进行掌握,劝告群众别上当;商会领导则分头与各级工商、城管、公安部门联络,督促其对这类摊点展开清理行动……
此前,四川温州商会会长何必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温州人世世代代经商,诚信为本是他们的标杆。这些骗子在成都数十个地方摆摊,以“温州商人”来吸引消费者眼球,用大喇叭散播温州老板逃跑不给工资的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其行为严重损害了温州人诚信经商的形象,以及诋毁了温州商人。同时,他们售卖三无产品,这是在给温州产品抹黑。
很快,当地工商、城管等部门也行动起来了。经成都市工商局查实,确定这部分商贩的确涉嫌销售三无产品和虚假宣传的违规行为,“接下来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展开大范围的整治行动。”
赵小姐说,经历了这两三天的打压,目前成都市区“黄鹤出逃”的钱包摊点,已不大能看得到了。
但这些摊贩被赶出了四川,或许还会在别的地方继续牟利——根据媒体报道,“黄鹤录音”此前至少曾在南京、无锡、杭州、武汉等地出现过。赵小姐说,何必奖会长特别看重温州商人的声誉和形象,因此他们还在联络全国各地的温州商会,希望能在全国范围内共同维护温州品牌。
律师观点:
违反广告法
昨天,浙江蓝汇律师事务所吴建胜律师表示,商家制造噱头吸引消费者眼球,本是平常之事。但宣传需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且不得损害其他组织和单位的合法权益。这一事件中的摊贩,通过捏造、散布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销售与宣传内容不实的商品,已违反广告法的规定。
若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或经2次行政处罚再次虚假宣传的,即可追究其刑事责任;若销售伪劣产品总额在5万元以上的,还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
此外,“黄鹤出逃”录音中的部分内容失实,有侵害商誉之嫌,虽然“江南皮革公司”已破产清算,主体不存,但其行为严重侵害温州商人的声誉,警方可视其行为是否造成重大恶劣影响以及对社会秩序的破坏程度,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