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起,温州包括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内的8家医院被确定为出生缺陷婴儿省级监测点。
经过十年的监测,昨天,我市产前筛查数据公布,显示参与产前筛查的孕产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但仍仅占孕妇总数的6成。
筛查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我市产前筛查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建立采血点104家,完成11个县(市、区)全覆盖。”市妇幼保健所陈婕副所长介绍,参与产前筛查的孕产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目前共379389例。
据了解,产前筛查是一种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体重、年龄、体重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算出先天缺陷胎儿的危险系数的检测方法。一旦胎儿确诊为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或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则建议终止妊娠。
去年,我市参与产前筛查的孕产妇81909人,占总数66.2%。今年前三季度筛查量为63.21%。“随着筛查技术的提高和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孕产妇意识到产前筛查的重要性。”从2008年至今,全市产前筛查率由26.42%发展为超六成的孕妇参与。然而,相较于全省75%的产前筛查率,我市仍处于中等偏后。
专家建议,孕妇在怀孕15-20周内一定要进行筛查,只需抽取3-5毫升外周血,检测结果可以判断胎儿患产前缺陷风险的大小。
确诊须进行产前诊断
陈婕表示,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有进一步进行产前诊断的必要。筛查结果只是说明风险大小,并不能确诊。“利用绒毛膜取样术、羊膜腔穿刺术或脐静脉穿刺术等诊断性取材方法对胎儿染色体进行分析,可以明确诊断。”这些检测也存在一定风险。
去年,发现高风险孕妇5267例,约五成选择进一步产前诊断。据统计,筛查出的先天畸形儿包括唐氏综合征40例,18-三体综合征14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0例,器官肢体异常439例。其中确诊患有先天缺陷的胎儿占1%-2%。
“胎儿是否会有畸形,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遗传、环境、社会条件等。”以唐氏综合征患儿为例,患病的可能性还会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应直接进行产前诊断。
孕早期建卡建档别忽视
根据全市8家医院监测数据,去年我市每一万个出生的婴儿中,畸形儿占了350名。其中部分畸形儿通过早期筛查诊断终止了妊娠,也有部分孕妇抱有侥幸心理,从而产下了畸形儿。
“怀孕13周前一定要到医院建卡建档,开始系统产前保健,以及时得到干预和治疗。”
另外,陈婕表示,怀孕的前三个月是胎儿神经管发育的关键期,为了避免胎儿的异常,准妈妈应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如烟酒环境、有害化学物质、新装修的房屋、空气不流通的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