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家住东仓小区的许小姐被自家工厂里的狼狗咬伤了手臂。手臂肿胀且血流不止。许小姐见状立即去县中医院对伤口进行了清创消毒,还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目前,患者手部肿胀已逐渐退去。相关主治医生告诉笔者,跟许小姐一样遭遇的近两个月时有发生。在犬伤门诊就诊的患者中,被狗咬伤的占了80%,其次为老鼠、猫等。对于平时乖巧可爱的宠物狗也不可小觑。在被狗咬伤的患者中,因宠物狗受伤就占了五成。
笔者从县疾病防控中心了解到,得狂犬病的病死率高达100%,去年我县“狂犬病暴露”总数3714人,得狂犬病的未有发现。记者从县疾病防控中心了解到,今年1—6月,全县被动物咬伤就诊的患者约2048人,6月份以来,就诊患者呈小幅上升趋势,预计七八月将出现小高潮。据相关负责人杨主任介绍,高峰期里,就诊患者会比平时多两三成。对于春夏季为何动物伤人频发?杨主任告诉记者,5月份动物进入发情期,性格易怒,一旦被人为挑逗或戏弄,容易产生攻击行为。进入七八月后,随着气温升高,动物和人一样,也容易暴躁,撕咬就成为一种宣泄的方式。另外,天气炎热,市民衣着单薄,被咬后更容易受伤。
“一旦被狗咬,我们无法判断这只狗是否携带狂犬病毒,即使曾注射过狂犬疫苗也可能携带病毒。”杨主任告诉说,感染狂犬病毒后,患者一般有两种极端表现:一是躁狂型,表现为精神失常、吐口水、有攻击性等;二是淡漠型,常见症状有流口水,不言不语,畏光,听到水声会躲起来等。对于目前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注射狂犬疫苗及免疫球蛋白。被狗咬后,要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持续15—20分钟。出血的话要先止血再清创,千万不要包扎伤口。然后,立即就医注射狂犬疫苗。据了解,狂犬疫苗一般采用4针法,即24小时内注射2针、一周后1针、三周后再补1针。打疫苗后6个月内第二次被咬,则无须再注射,处理好伤口即可;如果超过6个月、未到一年,则需补一针疫苗;三年后再次被咬,则须重新注射疫苗。值得注意的是,注射狂犬疫苗后,10天后才会对身体起到保护作用,因此如果发生出血,则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连续保护的作用。
目前,全县共有4家犬伤门诊,分别在钱库、龙港、矾山和灵溪。如果发生被动物咬伤后,市民可以去定点医院就诊。(超群 朱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