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全面提升学生体质 温州打出“组合拳”

2013-05-30 温州网
[导读]针对温州市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昨天,温州市发布加强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以期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力争使温州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指数合格率居全省前列。

  龙港网讯 针对温州市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昨天,温州市发布加强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以期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力争使温州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指数合格率居全省前列。

  中考体育分值逐年提高

  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的考试科目,要把体育考试列入升入高一年级的考试门类。积极引导学校、家长以及全社会关注和重视学生体质健康,逐年提高 体育考试成绩在中考总分中的比重。2014年,中考体育测试分值在中考总分值中的比例提高至6%;到2015年,中考体育测试分值在中考总分值中的比例达 到8%。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规范办学,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保证体育课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及睡眠时间,严禁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

  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锻炼技能

  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至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至 少能掌握2项受益终身的体育锻炼技能。建立健全“教体结合”日常协调管理机制,各级各类学校要每年举办运动会,扩大学生参与面,组织好篮球、乒乓球、足球 三大联赛等各类省市级赛事,每年组织举办一次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

  选聘退役优秀运动员执教

  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提高。优化队伍结构,有计划地公开选聘退役优秀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根据男女学生占比合理配备男女体育教师。到2015年完成新一轮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全员培训。

  70%的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节假日向学生开放

  2013年启动温州市中小学体育教育装备达标创建,计划每年30%学校达标,到2015年全市中小学体育室(场馆)与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达标率达 90%, 70%的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和周边的社区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和活动设施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

  每所乡镇中心校至少配备一名营养师

  加强学生专用餐厅建设,切实解决中午不回家学生午餐供给问题,确保住读学生在校期间的膳食供应。鼓励校医和教师参加营养师资格考试,引导他们树 立科学的营养观和健康观。到2015年底,全市乡镇中心校以上每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营养师,每年创建100所“健康促进学校”。

  学生体质检测结果通报家长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级各类学校每年必须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同时还要按学生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在校内公布学 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辖区内的六年级和九年级的总体情况向社会公布,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将辖区内高三 年级的总体情况向社会公布。到2015年,全市所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0%以上、优秀达标率达到15%。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发展学校体育的职责,将学校体育发展纳入本级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从2013年起实施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各地各校要把 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作为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干部及体育教师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及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对学生体质 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考核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记者周大正

  相关阅读

  保留长跑,增加跳绳和引体向上

  今秋学生体测执行“新国标”

  从今年9月1日起,我市大中小学都将统一执行全国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原有的一些测试项目进行了调整,其中台阶测试、球类运 动项目不在测试之列,以前“选择一项测试”的优惠也被取消,选测项目成了必测项目,视力也成为体测中的一项。新增设的1分钟跳绳和引体向上项目,要按规范 完成。

  “新国标”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设立速度灵巧类、耐力类、柔韧力量类等测试项目。除身高、体重和视力外,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必须测坐位体前 屈、50米跑和1分钟跳绳,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这三项外,还必须测1分钟仰卧起坐。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除身高、体重、视力和肺活量外,还必须测坐位 体前屈、50米跑、400米跑(50米×8往返跑)、1分钟跳绳和1分钟仰卧起坐。初中、高中和大学各年级的学生,还必须测50米跑、1000米跑 (男)、800米跑(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和1分钟仰卧起坐(女)。

  “新国标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增的几个项目,都可以在某些指标上对学生作出很好的检测,从而引导他们加强这些方面的锻炼。”瓯海中 学执教20多年体育课的徐老师认为,我市学生体质较差,耐力和爆发力不足,新增加的引体向上项目难度较大,对各年级段的要求也不同。

  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堪忧

  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堪忧。记者采访体育教师发现,怕学生受伤忽视体育锻炼和课业负担重是主要原因。

  2012年11月底,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2011年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温州学生总分列于浙江省11个地市健康测试成绩的倒数第二。在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按总分和及格率统计排名在后10位的20所普通高中学校名单中,温州更是占据12个“席位”。

  日前,市教育局对2012年全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通报。数据显示,在上报的100多所中小学(包括中职)中,有所学校99名学生接受体质健康测试,无一优秀,有所学校不及格率竟达到了63.94%,优秀率仅为0.11%。

  “中小学体育课未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执行,小学未完成教学目标;而到了中学学生课业负担重,忽视体育锻炼,影响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在老体育柴家 树眼里当下中小学生体质下降是必然的,他1995年从市教育局退休,一直关注中小学体育教育,“现在的体育课堂为了确保安全,几乎很少开设稍微有点危险性 的体育项目,比如体操、爬杆、爬梯,长跑等中考体育测试评分标准比以前低,这样学生的柔韧性、耐力和力量等素质得不到全面的锻炼。

  “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耐力、速度、柔韧性及力量‘全面下降’,明显觉得体育课教得很吃力,不得不调整教学进度。”市七中体育教师曹老师介绍 说,近几年,不少学生的心肺功能差,稍微跑一跑就不行,肌肉无力,关节也很僵硬。原本小学体育课涉及教学大纲的各大项目,因为学生完成的情况不大好,我们 几乎都是从零开始教学。另外过度保护与老师害怕学生受伤是一个原因。比如,现在的中学基本上砍掉了有一定危险系数的单、双杠,“老师也害怕学生受伤。制度 层面上,学校应该为体育老师提供保障。”

  ■声音

  瓯海中学体育教师徐老师

  要向重视学业成绩后20%的学生那样,重视体育成绩后20%的学生。用排序的手法迫使大家来重视这个问题,是无奈之举,但效果是有的。

  市三医副院长、人大代表王谦:建议给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上保险

  由于缺乏补偿机制,教育行业、学校、教师均不愿意单独承担因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而引发意外伤害的不良后果,其结果是中小学校不断减少学生体育 锻炼项目和时间,甚至到了只做广播操的地步。为此建议进行社会调查,明确家长期望,增加补充保险,提高赔偿标准,使赔偿金额与家长期望相当或接近。取消教 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考核中有关体育锻炼个体伤害事件责任追究内容。科学发展、合理安排中小学生体育锻炼项目,规范运动训练流程,使每一位学生在运动前知晓运 动风险和预防知识,落实运动前准备活动,减少伤害发生。记者周大正

责任编辑:shishiyan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