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城·龙港
龙港网1月28日从国际在线讯:(国际在线记者 陈宇)中国东部浙江省温州市的龙港镇,位于浙江八大水系之一鳌江入海口南岸,东濒东海。1984年龙港建镇之初仅5个小渔村,如今发展到下设199个村落的浙江中心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道路,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1984年,在外地做了10多年水产品生意的陈志群,带着经商所得的资金回到龙港创业,今年58岁的他经营着自己的印刷厂,年收入近100万元,生活富足。建镇以前,龙港人的祖辈们大多一辈子种田、打渔,生活拮据,但现在像陈志群这样拥有自己的产业、从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大有人在。如今,龙港集聚了52万人口,成为全国人口聚集最多、活力最强的建制镇之一。龙港的城镇化不仅为普通农民的带来了幸福生活,也为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谈起城镇化对龙港发展的作用,该镇镇长王忠秀深有体会。
王忠秀说:“十八大党中央提出的政策非常符合我们中国当前的形势,我们确实要走城镇化的道路。接下去我们龙港的发展就面临着城镇化的机遇。而对于拉动内需,城镇化这条道路是相当关键的。这么多的人口在农村,城镇化之后,他们进城后会拉动内需。”
据介绍,2012年龙港镇实现生产总值161.1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3935元,而20多年前,龙港镇人均年收入仅约为400元。过万的人均年收入,让当地居民的整体购买力大幅增强。同时,近年来龙港镇城镇建设进程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龙港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9.8亿元,经过几年的发展,2013年当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到186亿元。
王忠秀告诉记者,龙港镇城镇化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经过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建设和发展,龙港已经形成了以印刷包装、毛纺毛毯、塑料编织为支柱产业,机械化工、通讯电缆、食品化工、服装鞋革等为主要行业的工业体系。陈志群说,当年龙港镇建镇时,回家创业经商的他正好赶上龙港镇鼓励发展印刷业的时机。他说:“当时整个龙港都说印刷好,就把老师请过来,培训我们的职工,我们就做老板。”
龙翔广场一角
中国礼品城内优良的商贸环境
夏孟助,原本是苍南县金乡镇人,上世纪90年代他和家人搬迁到龙港镇。起初他和家人一同经营印刷生意,2010年夏转向了礼品行业,在龙港“中国礼品城”经营一家礼品店,年营业额达到几百万元。如今,小夏的三口之家,在龙港镇买了房,买了车,礼品生意红火,生活殷实。他告诉记者:“这里税收比较好,有个免税的优惠政策,开始的三年是免税的,什么税都不用交的。”
如今,龙港同时拥有“中国印刷城”和“中国礼品城”的两张名片。其中, “中国礼品城”已经成为中国商务礼品最大的室内礼品专业交易市场。2011年市场交易额达到100多亿元。与此同时,龙港镇计划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印刷、礼品、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不锈钢、微晶玻璃、超细纤维和陶瓷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临港产业基地、小微企业提升园建设。
龙港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在陈志群的记忆中,80年代的龙港,灯不亮,路不平,水不清,而在如今龙港镇18平方公里的建成区上,纵横交错的大小街道有300多条,轿车数量超过4万辆。据专家测算,龙港镇中心区现在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过北京和深圳。对此,镇长王忠秀表示:“中国要大力推进城镇化,我们要做好准备。农民进城需要平台和载体,我们首先要做好规划。”
未来十年,龙港镇将建设8平方公里的新中心区。规划中的污水处理工程、城区燃气管道、引供水工程、体育馆、三甲医院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龙港的城镇化正朝着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把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相结合方向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显示出巨大的驱动作用,要重点推进城镇化,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龙港镇,这座曾经以传奇般农民自费造城之举闻名海内外的城镇,从建镇之初的5个小渔村,到如今的成就,她用28年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相信她的未来会更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