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网1月15日讯:冬日里,阳光照耀后,蓬松的棉被散发出的特别气味,是很多人共有的冬日记忆。过去,做一床棉被,得把师傅请到家里弹棉花,不仅要给工钱,还得好饭好菜招待着,弹棉花也是一门很不错的手艺。如今,超市里有各种被子出售,拥有一床棉被也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但是再好的蚕丝被、太空被,也发不出那样浓烈的生活味道。
龙港镇凤江社区林陈村,有一家挂着“棉花加工”招牌的老店,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弹棉花做棉被的老店。这间20平方米左右的“加工坊”里,你可以看到一袋袋的棉花,经过咔嗒咔嗒的扎花机扎成絮状,再由弹棉花师傅一双巧手经过多道工序,最后变成一床绵实、柔韧的棉被的全过程。
店的主人叫章步美,林陈当地人。章师傅说,过去在农村,棉被是用棉花弓弹的。弹棉花师傅会把弓抠在腰间,通过敲击弓上的牛筋沾棉花,再把棉花弹松,这样做出来的棉被更加暖和。
章师傅说的缝纫机就是这台扎花机,现在它已经取代棉花弓了。很多年前,当别的师傅带着弓上门手工弹棉花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机械生产的先进性,于是买来了扎花机。
棉絮弹松后,还要拉网线,这时得两个人一个牵一个拉。将蓬松的棉絮铺在磨床上,拉上成型的机制网线,再用电动磨盘压一压,就可以了。加工一床棉被需要两个来小时。以前弹的棉被用来盖的多,现在大多是当棉褥。
弹一床棉被,章师傅只收50元,扣去棉线和人工费,赚不了几块钱。近20年来,随着蚕丝被、太空被的出现,弹棉被这个行当开始冷清了,章师傅现在做的都是邻里生意。只在年末时候,棉被加工生意才忙碌一阵子。偶然还有些人会大老远来找章师傅做棉被,一次翻个几床。
时间走过了40年,章师傅仍然坚守着他的小作坊。但说起将来,章师傅有点感伤。他说,现在已经没有年轻人再愿意学这门手艺,一个人能做多久算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