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龙港:带着城市梦想再出发

原创 2013-12-23 王丹容 温州日报


解读历史—— 农民造城:从创举看改革动力

 

   哲人说,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

   解读29年前的建城历史,我们将触摸到怎样的永恒?

   “方岩下,方岩下,只见人走过,不见人留下。”曾经的民谣不再传唱。那个叫做方岩下的地方,早已转身成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彼时,方岩下还是荒凉的港湾,5个小渔村、一片滩涂。但在龙港第一任镇委书记陈定模眼里,这是一个好地方:地处鳌江入海口,小小的方岩渡口,每天就有两万的人流,在它的背后是当时苍南最为富饶的宜山、钱库、金乡。

怎样建设龙港?

    龙港走了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自带口粮进城、自建住宅落户、自办企业发展、自找门路就业,这一创新带来了当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股份制经济发展三大改革。

    鼓励农民带资进城办厂开店,解除了传统体制对农民进城的各种束缚;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解决了农民进城落户问题;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解决了建城资金问题;实行民营经济改革,解决小城镇的发展问题。

农民进城的那道“口子”顺利打开了!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造城运动拉开序幕——“欢迎农民进城办公室”每天熙熙攘攘,周边的农民怀着美好的意愿选择未来的生活;不到半年时间,5000多户周边农民申请到龙港建房落户,共收到地价款近1000万元,基本上解决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费用。

这一年,3000多间楼房同时建设,4000多个木匠、水泥匠忙碌在各个施工现场。不到3年的时间,一座初具规模的城镇在荒凉的港湾拔地而起,曾经的小渔村一去不复返。

该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那段岁月?

  “谁都无法想象,几个小渔村会在30年后崛起为一座生机勃勃的小城市。龙港作为名扬天下的‘农民城’,全部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就凭着3万元钱可以进城建个房、领个城镇户口这一条政策,泥腿子上岸的农民专业户成了第一批龙港镇的新市民。”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刘亭认为,转型发展能不能转得起来,能不能转得到位?最终还是要靠生生不息的深化改革和持久创新。

    今天,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当户籍制度、宅基地制度呼唤加快改革时,龙港早在近三十年前的实践,或许早已给了当下的新一轮改革以启示、以动力——

   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这是龙港当年所有荣耀背后的内生逻辑与根本动力。

   冲破思想禁锢锐意改革,这是不变的时代呼声!

当前第 2 页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