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青龙湖客厅。池长峰 摄
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对于一座新生之城来说,“招大引强”是全年“题眼”。
2024年,龙港累计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超10亿元产业项目5个,总部经济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7631万美元,锚定“高新精尖”这个方向标,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起势,新质生产力加速引育,以“招大引强”不断推动着龙港产业链实现“强链、延链、补链”,经济结构加速转型,发展向着政策、资源、服务汇聚的“更深处”漫溯。
龙港首个亿美元单体制造业项目美国轮毂实现开工落地、超20亿元单体制造业项目5GW纳电项目已顺利备案、金石科技华东区域3D打印产业基地项目成为温州市第四季度集中签约仪式上的最大体量单体制造业项目……信心在传导,激情在释放,这座改革名城从不缺敢闯敢试、创新发展的胆识。以服务为龙头,以质效为导向,以机制为保障,龙港始终用最大诚意支持企业发展、最优环境赋能企业增效、最实举措回应企业诉求,让地方从资源洼地转向磁场高地,持续做强招商引资的“引力场”。
全员出击
下好招商引资一盘棋
去年10月,总投资10亿元的深国际龙港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竣工开园。以融合城际物流中心、智慧云仓中心、供应链金融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物流产业园为目标,项目运营成熟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2亿元。
“在项目前期落地上,龙港的审批手续令人惊叹,有需求的行政办理事项基本当天办结,未能当天办结的也尽可能联动协调解决,工作人员的全力服务让我们的获得感实在又深刻。”深国际龙港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李杨说,在政府真诚的服务下,企业抢抓工期、有序开园,也竭力为龙港成为浙东南、闽东北现代物流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让发展的动能持续释放,而这背后不仅有龙港依托“大部制、扁平化”体制机制优势探索的投资项目“五即时”极速审批、中介联合体全周期服务等为企服务新体系,更是龙港上下齐心、全员出击精准扩资、竭诚服务的链式效应。
去年,围绕龙港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全员招商、招大引强”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龙港市投资促进中心牵头开展该市招商引资统筹协调工作,坚持“一月一汇总、一季一通报”机制,充分运用干部执行力考核“指挥棒”,强调考核导向,形成全市上下“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工作氛围。去年以来,龙港组建了包含该市各部门单位招商专员、分管领导等在内的123人招商工作群,实现了招商业务条线工作局面从以往投资促进中心“单打独斗”到全市各部门单位“并肩作战”的蜕变。
去年9月,龙港还高规格举办了首届城市合伙人经济发展恳谈会暨招商引资推介会,龙港市投资促进中心牵头协调该市10余家部门单位,完善新城产业集聚区B1区、双龙工业区、孵化器集群、青龙湖科创岛、印艺小镇等阵地的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为目标企业提供“定制式”服务,并排摸整理该市16个招商引资项目,编制《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介手册》,开展“揭榜挂帅”招商活动,转变“给政策”的传统工作模式为“给机会”。
今年,迈开“全员招商”的工作步伐,龙港还将优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投资促进中心统筹协调,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其他部门积极参与”的全员招商格局,实行“市领导+分管部门”“首谈单位+项目合伙人”等荣辱与共的捆绑机制,营造“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的浓厚招商工作氛围,并持续完善“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专员,一包到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致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一流营商环境。
双招双引
推出基金招商新模式
随着全国各地招商引资项目竞争越来越激烈,县级行政区特别是新生城市面临项目来源少、资金扶持少、专业人才少等先天瓶颈问题,当遇见项目风险大、资金缺等问题时往往手足无措。
为此,龙港一直着力探索县域经济突围的“非对称武器”,“资本+项目”双招双引成为该地在资源受限背景下破解要素瓶颈的“金钥匙”,即“基金+招商资源”模式,持续深化“基金+”招商改革,挖掘了一批优质创投机构展开合作。
在该模式下,龙港以股权投资、合作基金等多元、灵活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部分资金问题,同时以合作基金为载体用财政资金“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大投资”,并借力产业基金代理人、投资经理人脉朋友圈资源,获取第三方专业评价意见,破除以往工作单方听取项目方推介的片面性弊端,以“穿透式调查”,不断提高项目招引研判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去年以来,龙港还将80余家基金公司纳入该市全国投资机构(基金公司)清单并建立常态化联络,先后与九智投资、山蓝基金、零一创投等3家创投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功组建龙港九智超钠专项招商基金、山蓝基金、零一创投,持续做大产业基金“朋友圈”。
通过借力产业基金,龙港顺利推动签约落地项目8个,总投资额度近百亿元,基金招商工作经验成功入选省商务厅《“投资浙里”基金招商指引》,并作为省内30个基金招商案例中的首个县级行政区,获“C位”推荐。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功为招商引资工作引流项目来源、提供资金支持、分散项目风险,实现招商工作“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推动“小地方、大作为”。
把握时代机遇,续写改革内涵。龙港市投资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龙港还将持续深化与省金控、瑞力医疗、九智资本、零一创投、济南聚乾等基金公司合作,围绕低空经济、新能源、生物健康等产业,持续挖掘投资方向与龙港产业生态相匹配、产业规划相适应的专业投资机构共同组建产业基金,逐步发展耐心资本,重点支持战新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以项目资金、市场拓展、产业资源等各类支持构建金融服务优势,引导孵化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招商引资成果晾晒
国电投新能源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项目 总投资约60.78亿元,用地面积约341亩,建成5GW光伏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铜栅线异质结电池量产技术,项目从招引到投产跑出了211天的央地合作加速度,实现了“五个当年”,满产后产值可超100亿元,税收超8亿元。2023年2月开工,2023年9月投产。
华润电力超洁净能源示范项目 总投资约75亿元,建设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采用目前最先进的二次再热技术,“碳捕集”作为重点研发技术,热效率高、煤耗低。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0亿元,每年新增用电量超100亿度。项目于2022年8月签约,2022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6月投用。
深国际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 总投资约10亿元,用地面积约208.6亩,打造现代供应链产业园。项目融合城际物流中心、智慧云仓中心、冷链产业中心、供应链金融中心等功能,打造“基础设施平台+产业链服务平台”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产业园,预计年营收超20亿元,税收超3000万元。项目于2022年6月签约,2022年12月开工建设,2024年10月已开园投用。
云端科技智能车锁生产基地项目 总投资约10.5亿元,用地面积约70亩,建设年产200万台智能汽车门锁等系列产品生产基地,有效推动国内汽车配件先进制造产业升级,项目达产后年总产值超10亿元,年总税收超5000万元。项目于2023年3月签约,2023年10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10月主体结构结顶。
美国威森韦尔高性能汽车轮毂生产基地项目 总投资约1.85亿美元,占地面积约106亩,规划建设年产20万套高性能汽车轮毂及汽车零部件,项目将打造自主运营的高端轮毂跨境电商平台,面向国内外乘用车、商用车及特种车辆市场提供轻量化、高质量的汽车轮毂。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10亿元人民币,年税收约0.53亿元人民币。项目于2023年10月签约,2024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10月主体结构结顶。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
双向奔赴的二重奏
浙江云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史耀:政府始终把企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时刻关心我们的发展,对企业的建设和投产的进度密切关注,浙江云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强度汽车紧固件等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成为龙港设市后首个招引落地项目,这离不开这座城市的真诚服务,例如去年700万元的科技技改补贴等优惠政策都是主动送上门来,为我们一站式全程服务。
站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和地方的政策利好之下,我们企业产值在2023年达15亿元的基础上,去年产值还实现了超20亿元,我们自然也成了龙港的回头客,不仅把一期高强度汽车紧固件生产项目落地龙港,二期智能车锁生产基地项目也已经开始投入建设。
以新提质 向上突围
国电投新能源科技(龙港)公司执行董事王伟:国电投新能源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项目是国内首个运用“高效晶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技术的量产基地,总投资预计60.7亿元,项目满产后年产值可达102亿元。
项目从一片滩涂到厂房林立再到产品交付,超速度进展的背后,得益于龙港市“大部制,扁平化”行政体制优势,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助推项目实现“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从开工到投产仅用211天时间,跑出了光伏行业的“温州速度”。这正体现了这座新生城市从“新”出发、向上突围的决心和魄力,我们也期待这里补链强链建圈的全新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