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郭楚望故鄉的琴人琴事之一林景熙《訪朱月峯不值》詩考釋

2024-07-27 蔡聽濤 撰 龙港网

引    言

林景熙是宋元之際平陽的著名詩人,其《霽山集》(中華書局,1960年版)卷二卷二白石樵唱二有一首《訪朱月不值》詩云:

說攜琴去西風半日程雲留秋渡冷月過別

落葉驚疏鬢黃花照思君不能寐一雁叫深更

該詩的大意是林景熙過訪一位名爲朱月峯的朋友,聽他家人說他攜琴出去了,行程需要半日,詩人未能遇到,十分思念,夜不能寐。朱月峯何許人,元代章祖程未作注疏,其他直接證據也無法查到。筆者感覺其人其事與浙派古琴關係重大,經多方探究查考,一場750多年前的古琴雅聚漸漸浮現眼前。

640 (6).png

《霽山集·訪朱月不值》書影  中華書局,1960年版

一、《訪朱月不值》一詩的創作地點和時間考

《霽山集》五卷,前三卷《白石酬唱》詩三卷,後二卷《白石藁》二卷。《白石酬唱》同卷之內的詩基本按時間順序編排,因此可依據相鄰詩篇的信息推考《訪朱月不值》的創作時間和地點。

創作地點

訪朱月不值》的前面兩首詩是《過徐禮郞狀元坊》和《古松》。其中《過徐禮郞狀元坊》作於狀元徐儼夫故里桃渚,今蒼南縣靈溪鎮桃湖村,位於南港古道旁。可見林景熙曾到橫陽江南港一遊,行程是由其平陽縣城居所出發,經前倉(錢倉),過蕭家渡至南港。後面的兩首詩大概也作於這次南港之遊。又據詩中「雲留秋渡冷」,說明朱月峯家位於渡頭附近,且此渡難過,傍晚即冷落無人,故該渡頭當即南港古道旁的蕭家渡。蕭家渡西邊有逕頭朱氏,南宋時科第蟬聯,詩書傳家。康熙《平陽縣志》(1691)記載逕頭朱氏南宋時出過朱嶸、朱恦、朱夢環三個進士。朱月峯大概即逕頭人。逕頭,今作京頭,在平陽縣蕭江鎮。

創作時間

《過徐禮郞狀元坊》前兩首詩是《酬謝皋父見寄》和《送喻舜舉歸壽乃翁七十》。酬謝皋父見寄》作於至元二十七年(1290)十二月。謝皋父即宋遺民詩人謝翱,十二月初九日,文天祥就義八週年,謝翱登桐江嚴子陵釣臺,作《登西臺慟哭記》文和《西臺哭所思》詩,寄給林景熙,林作了此詩相酬,其中「自言招客星,寒川釣煙雨」、行行古臺上,仰天哭所思」等詩句可證此詩係酬答《登西臺慟哭記》文和《西臺哭所思》詩而作(參見陳增杰《林景熙集補注》)訪朱月不值詩句「落葉驚疏鬢黃花照情」,可見此詩約作於重陽日。訪朱月不值》一詩的創作時間上限爲至元二十八年(1291)九月

訪朱月不值》後三首詩是《題長春子自畫》、《挽浙西提舉李公》、《挽徐若翁》。若考出李公」或徐若翁」的卒年,即可推出訪朱月不值》一詩的創作時間下限。《挽浙西提舉李公》旁注:「君)錫字宗禹永嘉人《挽徐若翁》旁注:「似孫,自號肖梅,溫州城西人。」經查,徐似孫曾於至元二十九年(1292)由道士王衍壽引見元世祖于香殿,此事與徐似孫的去世有關。明王禕所撰《元故弘文輔道粹德真人王公碑》(見《王忠文集》卷十六)曰:

壬辰(1292),三十七代天師加授(王公衍壽)崇教之號,仍提舉開元宮。是歲至京師,奉詔訪求江南遺逸,舉永嘉徐似孫、金華周世昌,引見于香殿,奏對稱旨。

案:香殿在大都(北京)玉德殿,係元朝皇室供佛之處。而林景熙挽徐若翁》云:

化鵬有便風初積,棲鵩無端日已斜。

絕漠亦傳垂死偈,故朝曾是勸忠家。

層霄夢斷關山笛,深雪魂歸院落花。
公論蓋棺應自定,猶言遺德在東嘉。

「絕漠亦傳垂死偈」、「深雪魂歸院落花」兩句詩可見,徐似孫在覲見元世祖後隨駕上都(在今內蒙古),不久即去世,時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臘月梅花開放之際。再由前一首《挽浙西提舉李公》的詩句「荊花舊宅冷溪濱」,可見李君錫卒於春季,由此可推知《訪朱月峯不值》一詩的創作時間下限爲至元二十八年(1291)九月。

上下限重合,故《訪朱月峯不值》一詩作於至元二十八年(1291)九月。

二、訪朱月不值》涉及的琴人琴事考釋

再來分析詩意。

說攜琴去西風半日程」,詩人過訪朱月峯,聽其家人說他攜帶古琴,隨著西風前去,到目的地需半日行程。案:「說攜琴去」,四庫全書本作「琴去」,當係訛誤。此詩多用雙關語,此處的「西風」,下文的「雲」、「月」、「落葉」、「黃花」、「雁」等均一語雙關。

640 (4).png

從蕭家渡南附近傍晚望蓀湖山及上弦月

雲留秋渡冷月過別峯明」,意思是詩人自己像雲一樣留在秋晚的蕭家渡旁,淒清冷落,而朱月峯您如月一般到了別出的山峯上,皎潔明亮。由此可見朱月峯當晚住在南邊的某座山上。從蕭家渡方向看,南邊是樓石山,從正南橫亙到東南,東南山峯外,別有山峯聳起,那就是蓀湖山。從月相分析,每月九日傍晚,月上弦過半,暮秋傍晚出現在東南上空,正是蓀湖山上方。蓀湖山又名望洲山,其主峯爲大尖,海拔752米。蓀湖山北坡秀媚環合,溪流交匯,多奇巖怪石、飛瀑流泉。山勢上下均極陡峭,唯半山腰腹部有谷地,地勢平緩,猶如古人所謂「山如堂」之「峚(密)山」,山谷中有寺院清隱庵,爲逸士高僧隱居之所。據有關文獻記載,清隱庵係南宋進士郭熙家族所建,原先是郭家人藏修的草庵,郭熙於咸淳元年(1265)中進士後次年改建爲佛庵。郭熙故里爲平陽縣慕賢西鄉郭宕村,位於今屬龍港市西南龍金大道旁。清隱庵所在的半山今名仙居山,歷代傳說郭家人祖先當官後不久就辭官隱居于此。現在山上有元代何岳的摩崖題刻《石瓮潭》(1336)詩云:「并刀齊剪天河水,飛入人間浪似銀。我到此山無出路,桃源便遇避秦人。」(參見蔡聽濤《陳高的詩蹤--蓀湖山龍湫和葡萄泉探秘》,2019詩中的「避秦人」即指逃避元朝暴政的郭熙後人。據此,不妨大膽推測,朱月峯當日和郭熙等人即在此以琴會友。

再看「落葉驚疏鬢,黃花照澹情」,「黃花」即菊花,「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重陽日結伴登高,賞菊撫琴,乃人生一大樂事。

反觀詩人林景熙,獨宿蕭家渡,「思君不能寐一雁叫深更」,徹夜難眠,就像失羣的孤雁在深夜鳴叫。這句詩是否意味著林景熙想象朱月峯、郭熙等人雅聚時在彈奏郭楚望創作的《秋鴻》琴曲呢?令人遐想。

朱月峯和南宋進士朱夢環年代差不多,是否同一人,難以確定,但有幾條線索可以佐證其可能性。

(一)從登科仕宦經歷和年齡分析,林景熙生於宋淳祐二年(1242),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授泉州教授,歷官禮部架閣,轉從政郞,宋亡不仕。朱夢環爲咸淳十年(1274)進士,授宗正寺丞。朱夢環任宗正寺丞時,林景熙也回京任禮部架閣,兩人同朝爲官,又是同鄉,互相熟悉也正常。朱夢環的年齡應該較大。康熙《平陽縣志》(1691)載:「朱夢環,嶸子,咸淳甲戌科進士,宗正丞。」「朱嶸,字德高,居逕頭。開禧乙丑科(1205)進士,知廣東。」朱嶸的生年,據其登科仕宦履歷大體可推知。朱嶸係名臣蕭振之孫蕭季徹的姪女壻,淳祐甲戌年(1254),蕭季徹去世時,他在《蕭季徹壙誌》題款爲「朝奉郞、主管華州雲臺觀朱嶸填諱」(陳正印釋讀,2023)其時朱嶸已作祠祿官,大概即將致仕,年近七十。故上推其中進士只有二十歲,而朱夢環生年應該在1230年左右,1291年已有六十多歲,重陽登高還在合理的年齡範圍內。

(二)朱夢環和郭熙可能有親戚關係。據族譜記載,郭熙夫人姓俞,朱夢環夫人也姓俞。郭熙和俞家關係密切,有其他文獻可證實。南宋平陽人俞德鄰的《佩韋齋集》中有《郭朝奉挽詞》二首,詩中言其與郭朝奉「世態十年別,交情奕代論」,筆者考證郭朝奉係郭熙之父,可見俞德鄰和郭熙是世交(另文考證)。平陽俞氏是稀姓,朱夢環和郭熙、俞德鄰大概都是親戚。

三、林景煕南港之遊的背景探考

林景熙南港之遊前一年春,平陽發生一件大事,那就是林雄和詹老鷂反元,江浙行省參政高興統兵討之,曾駐兵松山(見《蘇平仲集·韩君墓志铭》)這年季春,林景熙避寇海濱,次年有南港之遊,可能主要是亂後探望老友。朱月峯大概是朱夢環,而松山有朱夢環的同年進士黃龍友,《古松》一詩,大概是爲黃龍友而作:

空山夜髯蛟起石泉喬陰無六月老氣欲千年

斸藥人能壽巢枝鳥亦仙天風靈籟發仿佛奏虞弦

詩中「髯蛟」可能暗喻「龍友」。黃龍友有《湯文孔子聞知如何論》一文傳世,作爲科舉範文,收錄在南宋時彙編的《論學繩尺》卷十。方志未載黃龍友的里居,其爲松山人,見載於錢庫鎮十二岱村的《黃氏宗譜》(1940)。據該譜記載,黃龍友的先祖黃景仁五代時避亂由閩遷居松山,至黃龍友爲十二世,其子黃殿臣遷居十二岱,世系詳明,較爲可信。

餘論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重陽,朱月峯在蓀湖山清隱庵參與古琴雅集。時林景煕遊桃渚、松山歸來,經逕頭過訪朱月峯不值,夜宿蕭家渡,夜不能寐,作詩記之。這次清隱庵琴會的參會人士除了朱月峯(夢環)、郭煕,大概還有江南垟其他世家大族的高人逸士。如夏口吳氏、將軍嶺何氏與清隱庵關係密切,家族都有尚琴之風,其大概也有人参会。夏口明初有吳任,清末有吳國華,均曾爲清隱庵作詩。宋代有吳樗,「性淹雅,習詩書,而情疎放,品竹彈絲,及友朋款宴,無不揭肺肝,傾懷抱焉」。元代有吳碩,「性恬淡,無意功名,恆徜徉山水間,以琴書自娛,家事不爲意焉」(見夏口《吳氏宗譜》,1943年。吳碩恆徜徉山水間以琴書自娛必有棲居場所,大概其場所就是清隱庵。將軍嶺元代有何岳,善詩能琴,曾在蓀湖山清隱庵附近摩崖上題《石瓮潭》詩。宋代有何士圭,咸淳四年(1268)進士,可能也參與清隱庵琴會。

浙派古琴宗師郭楚望是平陽人,學界對其故里和隱居地一直存在爭議。近年來,筆者經多方查,根據郭楚望和郭宕郭熙家族的隱居地和人際關係相符,推斷郭楚望是橫陽江南郭宕人,隱居蓀湖山清隱庵和清華山清華庵,郭楚望是南宋進士郭熙的祖上。郭熙家族的尚琴之風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郭宕明代有郭尚銘,萬曆年間和族人重修清隱庵,在庵旁建小軒三間。其舅父上官慶陽來訪,「見座皆琴書,庭植花卉」。後其舅父邀其前往靈鷲寺,郭尚銘攜琴而往。(見官家垟《上官氏宗譜》,1845年。)可見其爲好琴之人。而郭尚銘署名「丹崖氏郭尚銘」,「丹崖」一詞典出《琴賦》「丹崖嶮巇,青壁萬尋」道光年間有郭上瑄,字梅坪,善詩能琴,所作《古詩》筆力雄健,有睥睨羣雄之氣。(見民國《平陽縣志》七十五文徵內編十三」,仿金射堂古詩十八首錄七惜英年早逝,其友董澐作《哭郭梅坪》四首,有「寂寞焦桐絕,淒涼繐帳懸」之句,可見梅坪爲嗜琴如命之人

公元2023年9月7

夏曆辛卯年七月二十三日 蔡聽濤 


责任编辑:costner1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