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社区位于浙江省龙港市东南部,由鉴后西、鉴后东2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有3000多人,党员76名。张娜嫁入的地方就是原鉴后西村——一个曾经三面环河、一面是滩涂的渔村。“2011年结婚的时候,鉴后西还是一个很原始很普通的村子,路不通、灯不亮、楼不高,经过十年的蜕变,村子越来越漂亮了。”张娜指着离家百米远的一处“梦江南”生态农业观光园说。
“梦江南”生态农业观光园。 2012年,鉴后西村自并入龙港以来,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成为了热门AAA景区村庄、网红打卡点,村集体年收入增长6倍,迈上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快车道。 从小渔村到网红村 全域土地整治迈出共富第一步 “美丽乡村建设以前我们村环境脏乱差,道路也不通,连辆三轮车都骑不进来。”华中社区书记冯亦科回忆,自己当年回归鉴后西村当选村支书的时候,这里房屋破旧、道路泥泞、垃圾遍地。 从那时候开始,村党支部建立了主题党日“12345”制度,将党日活动与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引导党员共同助力村级各项事业发展。2011年,更是以农房集聚改造为主要抓手,在保持村庄肌理和传统自然风貌基础上,制定村庄老房改造建设总体规划。 “2014年的时候,村里第一批农房集聚项目竣工投用,我们家前面不远的地方盖起了9栋共330套小区式住宅,其余农房的外立面也经过翻新,房前屋后环境进行了大整治,整个村庄焕然一新。”张娜说。 与乡村融为一体的中式住宅。 村庄美了,集体经济也要跟上去,缺少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一直是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2015年,村党支部经过多地走访调研,发现生态观光农业符合本村的实际,但前期的投入较大,村集体缺乏资金,村党支部一班人积极走访在外党员乡贤,积极鼓励多名党员乡贤回乡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600余亩的“梦江南”生态园,将村民手中闲置土地集体承包流转建立生态观光园,村里实现了从“种田地”到“卖风景”的转变。2015年原本零收入的村集体经济一年至少增收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5万元以上。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强弱联合走上共富新路子 鉴后西村环境面貌日新月异,集体经济逐渐增强。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土地资源有限,一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杂地又难以利用,土地利用低效、空间布局无序的问题突出。 2019年,龙港实施村规模优化调整,鉴后西、鉴后东村一拍即合,决定合并建立新村。 “我们两个村本就同根同源,对于并村这个想法,村民也是高度支持,当时我们都是满票通过”,原鉴后东村书记冯世盘回忆。 鉴后东、鉴后西两村人口规模、土地面积大体相当,近年来鉴后西村发展较快,鉴后东村相对落后,但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多。并村前,原两村之间有不少“插花地”,因两村思想难以统一,荒废已久。 2019年4月,华中村成立后,村党总支第一时间发动70余名党员挨家挨户走访,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理出了3块“插花地”共约200亩。引进两家驾校作为训练场地,建设3000平米篮球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2020年华中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32万元,居民人均收入增至3万元左右。 开发正酣的龙港新城,与华中社区一路相隔。不少在龙港新城就业的人员涌入华中社区租住房子,带动了华中社区物业的增值。“我家的民房如果要出租,现在一年也能收租6000元左右。”张娜开心地说。 整洁的华中社区小路。 从竞争“内卷”到分工协作 产业融合孕育共富新业态 随着改革攻坚不断深入,2021年4月,华中社区与石路社区、监后垟社区、儒桥头社区成立联合党委,共同建设未来乡村。社区联合党委作为桥梁纽带把4个社区党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华中社区书记担任联合党委书记,其他3个社区书记分别担任社区联合党委委员。 党群服务中心。 组建社区联合党委,进一步深化了扁平化模式,将市直部门资源、力量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地支持社区高质量发展,这与共同富裕的理念一脉相承。 “在成立社区联合党委之前,各社区之间联系不多,大家各有各的发展规划,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你建民宿,我建民宿,导致大家都不赚钱。”社区联合党委第一书记书记罗鹏雷说道,“社区联合党委成立后,我们第一时间编制了未来乡村规划,打破了原有行政界线,把4个社区作为一个整体,构筑江南水乡体验、社区生活服务、绿色工业生产三大板块,十四个功能组团,规划了19个社区建设项目。” 龙港市“一张智网管全域”。(谢春生 摄) 随着卫材基地、农贸市场、苗木市场等项目相继落地,村干部们信心满满地推算,三年后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200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4万元左右。 荒芜的田地变花海、闲置的农房成美宿,伴随着龙港改革发展的时代机遇,华中社区共同富裕的美丽新画卷正徐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