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长峰/摄)
□汤小玉
江南垟有“四月初八过八寺”的习俗:佛教信众于夏历四月初八佛诞日依次过芦江报恩寺、涌泉观音寺、香林寺、瑞岩寺、护法寺、灵鹫寺、灵峰内外寺(凌云寺和金鳌寺),这些寺庙均建于宋代以前。其中瑞岩寺唐咸通五年(864)建(载自弘治《温州府志》,原寺南门前石碑刻为宋太祖年间建系有误),清光绪间重建,近年又多次修缮、扩建。
宜山以西五里地,有山蜿蟺翔跃,蔚然深秀者,便是瑞岩山;山坪上竹木深翳萦密,楼宇参差,掩映其间者,即是瑞岩寺。它古属楼石山东北麓,现归龙港市瑞联社区。该寺建于瑞岩山燕子棲岩二十米高的山坪里,岗峦回合,地穴空灵,俨然是一幅大自然清丽的山水画卷,也是一方静谧悠恬的世外桃源。据传南宋乐清状元王十朋也曾来过此地,并撰联留句至今仍存,尤为弥足珍贵。让瑞岩古刹氤氲在名家的诗词里。
汤恭冲,字牧庵,法号起师(1927年~2004年)江南名士汤国琛嫡孙,上世纪九十年代曾蜇居于此,也留下不少诗篇。他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在山东单县中学兢兢业业任教近三十年。退休后他摒除俗物,奉佛修行。
汤恭冲在瑞岩古刹时居东厢一间小楼里读书、写字,还帮寺内记账等杂事。他效仿其祖父蓄髯过腹,茶余饭后常常眉宇深锁,绕寺彳亍(chìchù)慢行,一身禅韵,道骨俊朗,风雅飘逸,嘴里含着的是用最便宜烟草自卷的烟,一根接一根。他把寺头门南侧王十朋撰写的嵌字脱靴格楹联:“万古名山慈云现瑞;千秋福地燕子楼岩”反复吟诵,然后沈吟许久,自称“戏拟”一联,云:“瑞云缭绕千岩秀,古木扶疎一刹幽。”
瑞岩山不高而秀拔,水不露而丰盈,虽名不见经传,却在汤恭冲眼里处处皆风景,为之写下“瑞岩八景”共八首诗。
寺门前的一棵冬青树据传系宋元丰年间所植,屈指已有九百多年了,这么耿介拔俗,苏世独立,情操自持,令人不胜望古遥集之思,汤恭冲不禁发出赞叹:“落落青青不染尘,风饕雪虐励精神;剧怜室筏祇桓树,苏立山门九百春。”可惜古老的冬青在近年的桑美台风中所毁,政府虽多次挽救,终由年限已久,树干腐蚀太深,已无回天之术了,惜甚!如今只剩枯树干2米多高颤颤巍巍孤立在那,寺内僧人及当地百姓依然竭力护卫,似乎希望它有一天奇迹再现,也或是将其作为“宋朝元老”供着吧!其实瑞岩寺的古树原有很多,据当地耆老介绍,周围原有古枫树数十棵,粗细悉均在四十围之外,春夏之交,铺青叠翠,荫天翳日;秋冬季节,霜红雾紫,彩错斒斓。煞是好看!可惜在大炼钢铁时砍伐净尽,唯此一棵冬青,幸为斤斧所赦。
寺前方大道旁有一小阜,形状如鲸鱼,酷似木鱼,即称木鱼山。汤恭冲云:“木鱼供翠寺门前,笃笃梵音徹九天;似唤尘劳宜早悟,便从今日奉金心。”木鱼山的西面有形似伏犬者,为狗儿山,木鱼山东面二百米处有山如圆锥体,为金山(俗称“冥斋山”),传说:狗儿嘴馋,寅夜偷吃冥斋,才咬一口,忽闻木鱼声,遂逃回原处,故今冥斋山头还有红土、红石块。传说总是那么神奇而富有想象!汤恭冲也为金山赋诗一首“金山蔚起木鱼东,锦簇珠凝十二重;绝顶攀跻深愿意,将扶慧日向天中。”狗儿山头部最肖,故又名“狗头山”。如今由于频年的开山筑路,狗儿山头部岩石已凿去强半,已是“啥不像”了,颇为大煞风景。噫,今狗头都被砸烂,不知还能喫冥斋否?
正视寺后方正北面大殿堂,楼间依山结构,气象雍容娴雅,寺背岗峦幽蔚,烟雾沃荡。上面有一山岗酷似鲤鱼姗姗而来,嘴上咕噜咕噜常年地喷水,这一泓净水润泽了瑞岩山,养育了瑞岩人。“烟霞沃荡古犹今,独守空山愿力深;但得众生俱离苦,穷年喷水作甘霖。”读着汤恭冲这首为“鲤鱼喷水”写的诗,我们对他经历的诸多翻覆有了更深的理解。鲤鱼喷水的西面是头梳岩,虽横卧却有一排峭壁,像极了女人的梳子。寺的东边三岗连环相叠,奇秀雄已,恰如“蝙蝠腾空”之势,若论逼真程度,当以此为最。汤恭冲遂题一绝以纪之“群峰环绕翠成窠,蝙蝠岡头彳亍(chìchù)过;会得巨灵开关意,只缘世上餮蚊多。”
随汤恭冲的诗集“瑞岩八景”按图索骥,寺西有昂首向天的八哥石,宛颈欲飞,为其题诗“雨霁林峦荡晚晖,万千红紫斗芳菲;八哥自有翀天志,不学鹪鹩绕树飞。”汤恭冲寄居瑞岩寺已是六十多岁,也是上了爱回忆的年纪,茶余饭后踱步至寺西,挨着八哥上天的北部便有“马灯落地”山岩,只见周围林木茀蔚,筼簹凝碧,野花窈窕,姿色娴都。再加上翠鸟喈喈,音韵清越。令人胸怀顿霁,耳目一新。突然间一场“元夕乗肩看马灯”的剧幕在他脑海中揭开了:落日镕金,暮云合璧,和风蔼蔼,喜气洋洋的一个元宵佳节里,一队天真无邪的儿童组成的马灯队来都口,在楼前水泥坛上翩翩起舞。当时他才四、五岁从房中飞奔而出,因观众比肩,累跡环绕如堵又不好意思往里挤,在圈外急得要哭,一位长者抱他骑在他的肩上观看:他们长长衣裳济楚,嘉目清扬,而且舞姿要妙,体态轻盈,注目凝神,默默地…...不觉忘形。转瞬之间六十年过去了,他也已白发鬖鬖了,马灯队里的儿童不用说都已年届古稀,面目全非了,说不定其中有几人已不在人世。啊!浮生若梦,原来如此!随口念出“静爱林泉闲爱僧,琼英绣羽媚岡陵;无端唤起冲龄梦,元夕乘肩看马燈。”寺西还有马鬃峰,赋于七绝:“昂昂腰褭驻苍岑,拨雾冲云万里心;我欲跨之南海去,珞珈山下礼观音。”
鯀堽之瑞岩绝不止这八景,更不啻于如许传说与诗赋,有待我们后人慢慢去挖掘。山河依旧,人却无凭。千年沧桑使瑞岩寺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