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当心“秋燥”伤人 少食辛辣多清淡

2011-08-24 方崇杰 李其安 龙港网
[导读] 龙网8月24日讯:昨天是立秋以来的第二个节气处暑。营养专家提醒说,这个时节,公众要当心"秋燥"伤人,在增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多食清淡食品。 处暑时节,由于气候渐干燥,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使饮用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处暑期间的"秋燥"病症多表现为头疼、少汗、口渴、干咳少痰、咽干不适、手脚心热等,这种
    龙网8月24日讯:昨天是立秋以来的第二个节气处暑。营养专家提醒说,这个时节,公众要当心"秋燥"伤人,在增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多食清淡食品。


    处暑时节,由于气候渐干燥,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使饮用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处暑期间的"秋燥"病症多表现为头疼、少汗、口渴、干咳少痰、咽干不适、手脚心热等,这种季节性不适,主要与秋阳暴烈的气候有关。此外,处暑期间某些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


    "秋燥"原因很多,饮食不当是个重要诱因,因此,初秋时节饮食应突出"清润",即养阴清燥,润肺生津。应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以清淡甘润为主。鲜藕、生梨、荸荠以及胡萝卜、豆腐、黑木耳、蜂蜜等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不妨多吃一些;多喝水、淡汤、菜汤、豆浆、牛奶等,而生葱、胡椒、烈酒等燥烈食品应少吃。同时,注意调节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防止过度疲劳和无节制的夜生活。

    预防"秋燥"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视精神调养,要尽可能地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