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折出售,100元面值的手机充值卡只需20元!”这样的“好事”让郑女士越想越兴奋,不过当她花了1000元购买的卡成了“废卡”时,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郑女士想卖手机充值卡,她知道在网上往往能找到“便宜货”,便上网搜索。一家打着“手机充值卡1.0折全国热销”的“国际KT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吸引了她的注意。该网站业务员告诉郑女士,他们公司的代理商还分等级,等级越高,折扣越低。为安全起见,郑女士决定先成为该网站中最低等级的“试销商”,一次性以2折的优惠价购入50张面值50元的手机充值卡,总面值5000元,实付金额为1000元。收到卡后,郑女士马上拿出一张进行充值,电话中却传来“您输入的密码有误”的声音。
郑女士心中隐约觉得自己上当了。随后,她便打电话报了警。在市区洪殿派出所录口供时,旁边两个到派出所办事的市民听闻郑女士的遭遇后,以“过来人”的语气告诉她,他们也曾有过相似的遭遇,还花了一万多元的冤枉钱,只当花钱买个教训。
“温州移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确实出售过以奥运福娃为主题的充值卡,去年8月至12月份左右在我市发行,目前在我市已不发售。郑女士的卡较软、薄,而在我市发行的充值卡不仅较硬,福娃头部还带有亮片,并且背后的字样也多处不同。
随后,记者拨通了“国际KT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的电话,表明想购买一些手机充值卡,但业务员知道是来自温州的电话后,马上将电话挂了。
民警提醒市民,网购本身具有一定风险性,特别是这种直接通过账户付账的更应小心,不要因贪图便宜而蒙受损失。
捡了钱大家分?贪小便宜被抢
□丁智侠 周元斌
本报讯 被骗还被抢,这样倒霉的事情就被来自云南的妇女刘某碰见,这也怪刘某太贪心。
昨天下午,暂住苍南龙港镇某村的刘某下班后骑自行车回家,路过一大转盘的时候,看见一个40多岁的男子身上掉下一个钱包。“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刘某开心之余加快速度骑自行车赶了上去。正当刘某弯腰伸手去捡时,附近突然冲出一名青年男子,比她抢先一步将钱包捡了起来。刘某眼看到口的肉被人“吃”了,很不高兴,就提出要和该青年男子分钱。该青年男子起先不肯,后来两人在交谈中发现都是云南口音,一问果然是老乡。该青年男子便提议到一偏僻的地方分钱,刘某乖乖地跟了上去。
就在刘某和该青年男子分钱时,丢钱的人突然显身了,并对刘某进行言语威胁和拳打脚踢,而刚才的老乡这时也变了一副嘴脸,帮忙一起殴打刘某,刘某只得乖乖掏出了随身携带的4000元钱。看着自己和同在温州打工的女儿一起辛辛苦苦赚来的4000多元钱被抢走。刘某泪流满面,后悔莫及。
目前,当地警方已经就这起案件进行调查。
你家孩子伤了?原来是骗人的
□王骁
本报讯 “喂,我是老师,你的孩子受伤被送了医院,请赶快汇钱过来……”作为孩子的家长,如果你接到这样的电话,最好先不要慌张,最近这样的骗局可不少。
昨天上午,市民李先生与邢先生几乎同时赶到了附一医,他们都是极度慌张,一到医院就急着找人,在找不到人的情况下,很快他们就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当日上午9时许,李先生与妻子在家里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那人声称是他们女儿的老师,指名道姓地说他们女儿今早不幸在校门口附近出了车祸,如今被送往附一医抢救,目前急需8万元钱交治疗费。
结果,李先生到医院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女儿,后来也证实女儿正如往常一样在学校上着课。
同样,邢先生也是如此,所幸他也未被骗。该院医生对此表示,如今这样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经常有半信半疑的家长跑来找孩子,对此家长们应引起警惕,只要大家不要慌,细想一下再多打个电话证实一下,相信这样的骗局很容易被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