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美丽乡村建设 从点上开花向面上出彩转变

原创 2015-06-11 李求利 龙港网
[导读]当前龙港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为了更好更快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镇委副书记黄贤满在上周日率队到具有“中国美丽乡村”之称的德清、安吉、桐庐等地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借鉴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镇整治办副主任彭瑞芬以及龙港9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书记或主任随行考察学习。

黄贤满带队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

黄贤满带队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



黄贤满带队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

风景一角

    龙港网6月11日讯:当前龙港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为了更好更快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镇委副书记黄贤满在上周日率队到具有“中国美丽乡村”之称的德清、安吉、桐庐等地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借鉴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镇整治办副主任彭瑞芬以及龙港9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书记或主任随行考察学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吉县高家堂村把这句话进行了完美诠释,也是坚持发展山村到景区的动力。走进高家堂村,举目是苍翠欲滴的竹海绿涛,身边萦绕着的是清甜花香,整齐划一的农民别墅、 整洁干净的村间小道、路边的整齐排放着分类垃圾箱,沿溪、沿河的游步道、精美的护栏,村内设置休憩廊棚、生态座椅,连点串线成景……无一不体现出浪漫山川的味道。

   据悉,高家堂村在“政府引导、村级主体、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四位一体的协调机制作用下,建立起“村企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双赢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形成相互促进和“合力”的效果,在安吉县甚至全省范围内率先走出美丽乡村经营的新路子。

    当大巴车停在村口,古树成林一片绿荫进入眼中,入口处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牌坊,牌坊上写着“孝子”二字。这就是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荻浦村。穿过遮天蔽日的古树,步入白墙黑瓦的徽式村落,走在整洁干净地青石及鹅卵石相间的小道,曲折宁静的街巷,不时可见一段明渠,一条暗沟,一个坎儿井,一汪池塘。百年历史的戏台与现在文化大礼堂相完美融合,以“孝”文化传承的申屠宗祠,完好地保留下来。

   荻浦村把清洁乡村、古村落保护、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打造既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秀美田园风光,既有传统怀旧民俗又有现代时尚元素的“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美丽乡村的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古老村庄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品位。

    值得一提的是荻浦村的“猪栏茶吧”、“牛栏咖啡”等特色景观。这些都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运而生的,茶吧、咖啡屋都是将村里原本又脏又臭用于养猪养牛的石头房子清理改造,保留了老房子泥石垒墙、木梁黑瓦的原貌和木桶、石槽等一些传统用品,变身成为带有浓厚怀旧色彩的乡村茶吧。

   “门对天子一秀峰,窗含双溪两清流”,写的就是桐庐县环溪村。环溪村有601户人家,近2100人,建村已有六百多年历史,90%以上的村民都姓周,祖先是鼎鼎大名的北宋哲学家、理学鼻祖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一篇《爱莲说》足以流传千古。

    村口的小溪上一座爬满了青藤的古石桥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座落在寺庙边,桥旁参天的古樟树像神灵般的守护在石桥边,更给这座美丽的石桥平添了一份浓浓的诗意。在环溪村里无论是粉墙黛瓦的民居还是卵石垒砌的建筑,家家户户的门口、窗台和墙边几乎处处都种着美丽的花草来绿化美化着环境。鹅卵石、青石交替铺就的小路,街面巷道处处清爽整洁,宁静安详。环溪村在一些细节上的绿化美化值得我们学习。

   考察学习团边走边看,驻足拍照,感受了村里的历史古迹、苍劲的古树、小桥流水等景致的衔接和过渡,更感受到了古村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完美结合、乡土风情与自然生态竞相辉映。

    考察了东衡、高家堂村、马家弄村、荻浦村、环溪村等这些美丽乡村的建设,让我们深有体会,美在因地制宜规划布局村庄特色,美在注重细节洁化美化环境,美在传承文化保存记忆,留得住乡愁,更美在发展特色产业注入活力。有底蕴、有生命力的美丽,才是永葆青春的美丽。

    学习考察中,黄贤满强调,外出学习考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我们一定要根据县委常委、镇委丁书记“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学习外地做法,面上全面推开,从点上开花向面上出彩转变”的指示精神和要求,认真总结本地经验,学习借鉴外地做法,既要做好点上提升,又要做好面上拓展,串点成线,以点带面,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共同努力推进我镇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从点上开花向面上出彩转变。

责任编辑:liqiuli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