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网6月18日讯: 浙江省“小城镇大文化示范样本”推选擂台赛6月16日开锣,龙港镇位列首届“出彩浙江——小城镇大文化示范样本”候选名单。苍南县还有灵溪镇、金乡镇入选。
据了解,该活动分为初选、复选两个流程。初选从即日起至7月15日,将根据各小城镇重视文化建设、文体设施齐全、活动特色丰富、文化遗产保护程度等推选要素进行整理筛选、审核,经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团打分两个环节后,确定30个小城镇进入复选考察,然后按照一定权重比例,推选出一批省级“示范样本”。
龙港、灵溪、金乡三镇究竟具有哪些出彩表现,能够从全省众多城镇中“突围”而出,拿到了此次大赛的“入场券”?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三镇在文化事业发展方面的实力与能力在全县乃至全市一直名列前茅。
龙港镇:文化活动凸显城镇魅力
在常人眼里,“农民城”似乎与高雅艺术沾不上边,但是热衷于“内外兼修”的龙港人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文化实力”和“文化魅力”。
日前,龙港镇海城社区缪家桥祠堂内锣鼓声声,人潮涌动,上前细看,原来是龙港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联合有关部门组织的一场文化下乡巡演走进了海城。以“放歌春天”为主题的演出中,歌曲联唱《精武门》、《好中国》、《万山之巅》等让现场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舞蹈《卓玛》和小品《致富后的农民》更是博得现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晚会的氛围也由此推向了高潮。据龙港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青存介绍,今年上半年,龙港镇先后为各社区村居送去了20多台文艺晚会,尽最大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求知、求乐、求新、求美的精神舞台,形成了“人人参与、天天开心”的文化氛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他说,文化下乡系列活动,不但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丰富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的一次实际行动。
下湾村位于龙港镇江山社区,全村共178户住户,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龙港镇根据“创首善之镇,建幸福龙港”的部署,于去年年底在江山、平等等地相继建成下湾村文化礼堂和张家堡文化礼堂,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构筑群众精神家园。现在,走进下湾村新建礼堂,你会发现有很多村民在礼堂里打羽毛球、健身,还有村民选择前来练字、听讲座。农村文化礼堂在为百姓提供文化活动场所的同时,更是走进了百姓心中。
“今年下半年我们还会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陈青存说,以前龙港镇每年都会举办印刷文化节、礼品文化节等活动,但真正的文化艺术节还是第一次举办,现在活动已经进入节目筹备阶段,预计8月初开幕,持续时间将达2个月。据他介绍,龙港镇正在规划建设一万多平方米的大型文体中心,已完成方案设计。新的文体中心建成后,将会开展更加多样、精彩的文化活动,真正让文化场馆变“热”,文化活动变“多”,百姓心里变“暖”。
灵溪镇:文化品牌增添城镇活力
“搞好文化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有着巨大的作用。”该镇宣传委员章春媚介绍说,灵溪镇一直在探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并把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这一重要内容作为“发展大业”。
据了解,目前灵溪镇文化设施“一中心两馆三广场”的大格局正式形成。“三年来共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章春媚说,文化设施建设突破性的进展为该镇文化事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优越的大环境,也带来了文化活动的空前活跃。在一年一度的灵溪浙闽边贸文化节上,该镇成功举办了浙闽边贸书画邀请展、百米长卷主题书画创作等多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切实增添了省级文化强镇的姿彩与活力。
文化建设是城镇发展的精髓,文化活动是百姓的精神引领,用大文化“武装”小城镇,小城镇的活力定将持续迸发。以文体中心为载体,开展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为百姓增添丰富的精神食粮,一直是灵溪镇文化部门执着追求的目标。据了解,该镇在抓紧抓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还立足普及特色文化,推出不少文艺精品。该镇文化站副站长林书亚作曲的《爱是温州最美的语言》日前入围了温州市“最美温州人”全国征歌活动十佳歌曲,其创作的声乐作品《新村情趣》还获得了浙江省首届乡村音乐创作、表演双金奖。
今年的端午节当天,包括山北村村民在内的上百人身着“汉服”,肃立在灵溪镇沪山社区山北村文化礼堂的屈原像前,依照古礼祭屈原,表达了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追慕之情。像这样的活动在灵溪镇的“文化目录”中数不胜数。目前,以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为契机,着力打造集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娱乐活动、知识技能普及为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已经成为灵溪镇的文化品牌。
大门社区“邻居节”、首届慈孝文化节、五一劳动者之歌文艺演出、“清凉华阳·生态社区”文化节……文化品牌创建在灵溪镇已经进入一个如火如荼的年代,百姓的幸福指数更是不断在上升。
金乡镇: 文化遗产展示城镇实力
金乡卫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年,据专家初步考证,金乡卫是中国最早的也是仅存的按照八卦乾坤布局设计的卫城。
厚重的历史文化正是金乡的“文化富矿”,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金乡一直非常注重挖掘古镇的文化内涵。目前该镇正在着手编撰《金乡志》,并以挖掘、保护、弘扬全镇民俗民间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己任,不断增强金乡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要想办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因为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更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为了让百姓深刻认识到保护遗产、留住乡愁的重要性和意义,金乡镇日前以中国文化遗产日为契机,适时举办了古城遗珍——金乡文化遗产图片展,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将古镇的“财富”一一呈现在了群众面前。“古城古鳌古韵,乡亲乡音乡情——金乡·鳌江文化走亲民族音乐会”等节目都为群众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金乡不是“文化沙漠”,而是风情浓郁、积淀深厚、人才辈出的文化沃土,要积极引导“草根”登上舞台,成为文化生活的“主角”。该镇充分利用“草根微舞台”这一活动平台,精心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重点打造节庆文化、群众文化、民俗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五大文化“微舞台”,真正把政府的“送文化”,变成群众自给自足的“种文化”。同时,该镇还把“草根微舞台”向偏远村居延伸,并结合时下开展的“四边三化”文化下乡活动,让更多群众、文艺骨干走向舞台,想演就演,想唱就唱。
除此之外,金乡镇近年来在不断完善文化阵地的软硬件设施,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力度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队伍力量,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并联合有关部门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结合等措施手段,逐步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确保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安全,为该镇积极申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