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温州日报 龙港:蛟龙出港再续辉煌

原创 2013-07-05 温州网
[导读] 30年前,龙港人自费造城,率先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制度改革,在二元对立的城镇与农村之间耸立的高墙上打开一个口子。石破天惊的创举,曾让世界为之震惊,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鳌江畔,昔日的农民城正华丽蜕变成滨海现代城。


印刷、家纺是龙港的支柱产业,日前正积极谋划转型升级。


龙港利用云岩山水风光,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基地。


去年底,龙港启动海塘景观整体提升工程,投资近2亿,该工程完成后将为百姓提供一个全新的滨江休闲走廊。图为九龙柱广场


龙港便民服务中心,让居民办事更便捷。


本报记者 郑海华 张沙默

通讯员 陈仁想 李敏

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众多愿景。

对城市的追求,龙港人从未断过。

    30年前,龙港人自费造城,率先推行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等三大制度改革,在二元对立的城镇与农村之间耸立的高墙上打开一个口子。石破天惊的创举,曾让世界为之震惊,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如今,血液里深深渗入了城市梦想的龙港又一次迎来大发展的机遇。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1650”大都市圈发展格局,把舥艚镇、芦浦镇、云岩乡行政区域并入龙港镇。调整后的龙港,远眺东海,深拥港口,新版图达到172平方公里,总人口达50万。

    苍南县委“双海双区”发展战略推行,濒临东海的106平方公里的龙港新城又搭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巨轮,对接国家建设海西经济圈的快车,成为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的核心区。

    “龙港达到建镇历史以来‘前所未有的规模’,初具一座中等城市该有的体量。”苍南县委常委、龙港镇委书记丁振俊欣喜地说,“当前,龙港面临着融入海西先行 区建设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大好时机,因此,加快推进龙港的城市化进程,是我们抢抓机遇、谋求龙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重大举措和重 要部署,也是推进龙港经济转型发展、城镇转型发展、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

     改老城,建新城,龙港正用一张“宜居宜商宜创业”现代滨海城的新蓝图昭告未来,这座位于蓬勃发展中的鳌江流域中心镇,正实现从农民城、产业兴城,再到现代化滨海新城的新跨越。

老城提质:农民城“蜕变”迈出第一步

    农民城,虽说是城,但本底还是脱不了“农”味。这是龙港不得不正视的现实。

    “单门独户、通天落地,前面开店,后面是作坊,居民楼和工厂毗邻而居。这是最适合农民居住的形式。”龙港镇旧城改造指挥部副指挥徐安达说,所谓农民城就是农民集聚的城,也是最适合农民生活的城。但现在却显得不合时宜,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

    且农民城尚未告别,都市病已过早地光顾了。20多年前建设的街道已经用到极限,如今拥挤不堪。16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挤着23.5余万人口,人口密度早已不 是一个小城镇所能容纳的;捉襟见肘的窘态除了交通问题,令人挠头的还有教育、医疗、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严重缺位……

直面现实,解决半城市问题、加快推进城市化,成为龙港镇必须要答好的发展命题。

以小城市培育试点为总抓手,改老城,建新城,打造温州南部中心城市核心区,是龙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行动纲领。

    “今年是龙港全面实施新一轮城市总规的开启之年,更是龙港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龙港将立足于自身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基础等建设中等城市的基本条件,加快老城改造提升,同步提速新城大开发,推进两港合一,两港并进。”丁振俊说。

    江口、下埠,龙港老城区最核心的两个村,下月将启动整村的拆迁,2年后,这里的615户居民将在原地住上高楼小区,花园绿化,环境绝佳优美,全优生活配套。

路窄、断头路多,是龙港老城交通拥堵的症结所在。

    打卡口,拓空间,成为龙港疏解城区交通的第一处方。江滨路、沿江路、蔡家街、兴安街,甚至已经70米宽的世纪大道,都不断延伸扩容。在去年已经打通6条断头路的基础上,今年龙港将再完成6条断头路的打卡口工作。

    地上空间重在梳理,地下空间也被列入开拓范畴。近期,龙港将启动泰安地下人防综合工程,这是全市县一级第一个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建成后,2万多平方米的地 下空间,将集地下人防、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和一个复合立体式购物商场四位一体,可有效缓解泰安路地段人车混行、交通拥堵的现象、有效改善泰安路地段区域 商业中心形象。

在破解半城市的难题上,龙港正用实际行动迎难而上。

新城开发:大手笔推动“造城”工程

    仲夏的龙港,骄阳似火。登上龙港新城规划展示馆的露天平台,极目远眺,东边天幕下是一片广袤的“新大陆”。 这片106.8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龙港新城,那一望无际的空旷平地上被太阳晒得滚烫。

    这确实是一片“滚烫”的土地,去年的今天,这里还是一片围海吹填的软泥地,而如今,温州科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一批投资近5亿的企业,在这片刚刚完成“沧海变桑田”的土地上正式开工。

    “今年,作为龙港城市化推进中的另一个巨大‘能量极’——龙港新城正呼之欲出。”苍南县政协副主席、龙港新城管委会主任魏中梁欣喜地说,首期北片的 3000多亩土地已经造地完成,53家企业已经落地,部分已陆续开工建设,累计总投资超过61亿元;全长9.5公里的时代大道,预计8月底将全线通车;舥 艚启动区道路网工程已全面开工;江南海涂围垦二期工程,8台吹泥机正开足马力在“造地”,预计年底将完成吹填施工……

    远眺东海,深拥港口,沈海高速复线路经龙港商务区和产业集聚区,220省道贯穿新城……龙港新城因其区位优势,去年底,已作为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的核心区、苍南实施“双海双区”战略的主阵地被列入《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发展规划》。

    根据这个梦想蓝图,龙港新城的未来画卷也大手笔绘就,中央商务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港口经济区、现代农业综合区和新城拓展区等五大功能区块将在这里“破土而出”;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休闲农业等合作领域也将在这里一一打开……

大手笔绘就龙港新城未来画卷,更要大投资推动“造城”计划。

     令人欣慰的是,新龙港的规划虽然还在纸上,但资本已蜂拥而至,这使龙港的造城计划增加了胜算。

    “这一次‘造城’将改变以往零打碎敲的做法,不仅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T模式,引入国内大公司,地上项目也将引入市场化开发手段,将新城以大片区打包, 进行整体系统地开发。建成后的‘城’便是一个产业布局合理,人居环境优美,教育、卫生、文体设施等配套完善的宜居宜商宜创业的滨海水乡城市。”魏中梁介 绍,目前龙港镇政府正与中投集团、红星·美凯龙、中兴泰富等知名财团接洽,龙港新城这一大平台,正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工程。

产业升级:实体经济转型中焕发活力

    改老城造新城是龙港跨越的主动力,但一个地方要有活力竞争力还在于产业的支撑。

建城以来,龙港坚持实施“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中国民营科技城”,先后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等四张“国”字号金名片,实现了从“农民城”到“产业城”的第二次跨越。

    厚积而薄发。有了近30年产业积淀的龙港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做大总量中提升质量,在做强产业中调优结构,促进实体经济焕发活力。

    印刷城内众多的印刷企业,搭载创意智慧,陆续进入附加值更高的早教和文创行业。

    城东工业功能区内,企业“退二进三”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

    龙港新城,依托舥艚渔港、崇家岙港口、华润电厂集中供热等三大优势,全力融入海西,以打造浙台(苍南)经贸合作核心区主平台,加快临港产业基地建设和“崇家岙港口经济区”的规划。

    此外,依托云岩山水风光、渔港码头、印刷产业、金融改革等资源优势和政策红利,龙港将温州礼品城争创成为国家4A级旅游购物景区;舥艚渔港,正谋划打造集餐饮、休闲、观光、现代流通于一体的渔港经济园;云岩则利用土地流转,大力开发观光农业项目,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基地。

    据介绍,按照传统产业进标准园区、新兴产业进创业园区的要求,龙港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园“一千两百”工程和民营科技园孵化器建设,今年全年将安排出让工业用地300亩,计划完成工业性投资20亿元以上。

     二产谋转型,三产齐发力。作为老牌的浙南闽东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龙港在原有礼品、印刷材料、陶瓷、家具等15个专业市场的基础上,主抓电子商务城、大润 发超市、龙港商贸城、农贸综合市场、商业中心广场等一批商贸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力争将龙港打造成区域性商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

龙港名片:

    龙港镇素以“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闻名,地处浙江省东南部,位于浙江八大水系之一鳌江入海口南岸。现辖17个社区,171个行政村,28个居民区,辖区面积 172.0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6.1万,外来人口约10万。是联合国开发署可持续发展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 省中心镇和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浙江省城乡统筹现代商贸服务示范镇、温州市强镇扩权改革试点镇,也是苍南县的人口大镇、工业重镇和经济强镇。2012年全镇 实现生产总值161.2亿元,工业总产值329亿元,财政总收入16.3亿元。

文明创建:

美丽龙港再现新雄姿

    城市框架已拉开,基础设施日渐改善,产业支撑正转型。但新型城市化绝不是简单的盖大楼、修马路。在硬件得到提档升级的同时,城市软件上也要进入2.0时代,让农民真正变市民。

    今年龙港以“清洁家园、美丽龙港”为目标,以创成市级生态镇为载体,拆违透绿,深入实施清洁家园行动,健全环卫保洁机制,完善环卫设施建设,突出对主次道 路、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保洁管理,基本实现农村视线范围内无暴露垃圾、卫生死角、乱堆乱放,城市环境卫生整洁有序,洁化美化。

    “硬件环境已经接轨大都市,但人的行为还不能是拖鞋背心的“农”时代。”丁振俊介绍,龙港正以创建全国文明镇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各类活动载体,不 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除了正面宣传和舆论导向外,更加注重反面教育,及时曝光、鞭笞不文明行为和不作为现象;不断提高文明创建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率。

    此外还借助“三大计划”,不断夯实文明创建基础。以“文明大擂台”等群体性活动为平台,全力实施公民道德养成计划,培育文明行为和习惯;以“春泥计划”为 引领,全力实施未成年人成才计划,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才的社会环境;以“五万八进”系列活动为主线,全力实施文明共建共享计划,推动文明创建细胞工程建 设,不断扩大文明村居、文明小区、文明家庭、文明街和。

    城市的建设,百姓的幸福感是最终归宿。近几年,龙港还大力完善中小学布局、迁建龙港医院,完善社会保障事业,积极做好城乡低保和弱势群体救助工作,积极培育草根慈善,以化解民忧,谋求民利,增进群众福祉。

    蛟龙出港续传奇,展望未来风满帆。龙港人将继续发扬农民造城精神,以决战必胜的信心,独立鳌头的胸襟和乘风破浪的气势,举全镇之力以龙港新区、舥艚港区、产业园区为主战场,力促经济、城镇、社会转型发展,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宜居城市,真正实现龙港人的现代城市梦。


责任编辑:shishiyan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