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作风排名别只注重位次
转载 2012-02-06
《新华日报》
[导读] 新年上班伊始,狠抓机关作风建设成为不少地方的共同动作,给机关部门评议、打分、排名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南京市,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机关评议结果,公开“晒”出近百个重点处室和服务窗口的成绩单。排名本意在于激励。得分有高低,位次有前后,通过褒勤贬懒,奖优罚劣,让排名倒数者感受到压力,真诚地向“优等生”学习,不断努力改进。这样一来,机关办事提速了、服务提质了、效能提升了,人民群众也就会更加满意。给机
新年上班伊始,狠抓机关作风建设成为不少地方的共同动作,给机关部门评议、打分、排名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南京市,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机关评议结果,公开“晒”出近百个重点处室和服务窗口的成绩单。
排名本意在于激励。得分有高低,位次有前后,通过褒勤贬懒,奖优罚劣,让排名倒数者感受到压力,真诚地向“优等生”学习,不断努力改进。这样一来,机关办事提速了、服务提质了、效能提升了,人民群众也就会更加满意。
给机关作风排名,说到底只是一种手段——得的分数、排的位次,并不代表最终成绩或结果,而恰恰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关作风排名,排出的一个个问题更有意义。
因此,关注机关作风排名,要避免“唯分数论”,一分为二地看待排位。事实上,客观分析机关作风排名榜,某些机关之所以位次居后甚至排在最末,不排除是替一些社会难题背了黑锅、做了“综合症”的替罪羊。比如,百姓困扰于上学难、看病贵,自然就对教育、医疗部门心生不满;百姓忧虑着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难免认为环保、药监部门作为不力。因此,在百姓评议过程中,他们就难拿高分。尤其一些机关单位、窗口部门,天天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处在矛盾与纠纷的第一线,相比较而言,听到的指责声就多一些,要赢得赞扬就得付出更多努力。比如南京市的排名榜单上,在重点处室第一组,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以74.866分垫底;在重点处室第二组,市农委农产品质量与环境监督管理处以84.230分排名末位。
替这些排名末位的机关单位说苦衷、鸣不平,并不是要否定排名制度,更不是为“差生”们辩解、推卸责任。排名旨在排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我们不能容忍庸、懒、散等不良作风,另一方面也不能对医疗、教育、环保、住房、安全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视而不见。回应民生关切,解决百姓的难题,需要提升机关作风,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对那些排名垫底的机关部门、服务窗口,除了给予诫勉提醒,甚至相应的惩戒,更应从根本解决问题的角度,给予扶持关心,帮他们客观分析原因、认真查找问题,让他们有更多的职权、更大的空间、更高的主观能动性去解决这些问题。
而对机关作风评议与排名这一制度本身,也应在不断修正和改进中加以完善,从而让评议结果更准确、更客观,让百姓更满意。人们所期盼的,是涌现更多作风好、服务优的“标兵机关”,更是切实解决排名中暴露出的每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caosong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