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限制“屈才”需更多说明
转载 2011-10-21
《河南日报》
[导读] 10月15日起,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报名,此次招考指南中首次解释学历对职位的匹配要求。这意味着,拥有硕士学位的考生不得“自愿屈才”,报考要求本科学历的岗位,否则即有“虚报隐瞒”的嫌疑。(10月16日《深圳晚报》)
又逢一年一度的国考报名之际,国考再度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具体到今年招考条件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报考条件第七条中首次提到: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
10月15日起,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报名,此次招考指南中首次解释学历对职位的匹配要求。这意味着,拥有硕士学位的考生不得“自愿屈才”,报考要求本科学历的岗位,否则即有“虚报隐瞒”的嫌疑。(10月16日《深圳晚报》)
又逢一年一度的国考报名之际,国考再度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具体到今年招考条件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报考条件第七条中首次提到: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并且根据考生的不同身份,分类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社会在职人员应以其已经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
媒体据此总结出考生不得“自愿屈才”的报考条件。报考条件的学历设限,给人的第一感觉类似楼市的限购:对于规定了报考学历标准的职位,一旦报考者的最高学历高于规定的学历,那就意味即便你想报考怕也不行;这与楼市的限购类似,如果你的条件不符合政策的规定,即便你有钱恐怕也不能买房。
在人们平时思想观念中,本科生能做的事,硕士生当然也能做,博士生就更不用说,如果让后两者填充前者的职位,往往还会给人以屈才之感。可如今这一纸规定明显违背了人们固有的看法和认识,以往自愿屈才给人的是务实低调、不重起点之感,如今则有虚报隐瞒的嫌疑。
据实而言,规定对本科生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对规定学历为本科的职位,就意味研究生和博士生不能报考,进而为本科生减少了不少竞争对手。进而言之,对盲目崇拜学历之风,也可能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因为根据规定所要体现的意图,并非学历越高就越有优势,关键是其所报考职位与自身学历是否匹配。
社会资源的配置愈加合理,学历的定位也将愈加精准。以往清洁工也非要本科生不可的招聘案例,就目前而言,就是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学历层面的表现。但是学历的精准定位须是在自愿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完成,希望一纸规定就能实现学历的精准定位,也顺带达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不太容易。因为代表知识与才能的学历,在市场化的优胜劣汰竞争之中,自然能够实现自身的合理定位。但是假如像“萝卜招聘”式的筛选人才的方式频发,优秀的人才不能获得自身所需要的职位,却被另有背景或关系的人捷足先登,即便所谓的学历定位精准了,但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做也是适得其反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认为不得“自愿屈才”的规定需要权威部门作出更进一步的说明,首先应该给出需要实施的理由,再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因为为了报考心仪的职位,隐瞒最高学历是很有可能的。如此简单的一纸规定,其遭遇的现实只能是怀疑揣测多于肯定支持。
责任编辑:caosong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