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告诉世界,这里创造出了一流水平的竞技成就。世界上顶尖的乒乓球、羽毛球好手大多在亚运会上献技,射击、举重、游泳、体操、跳水等项目的强将也能数出不少。即便是相对落后的三大球、田径等项目,亚洲选手也在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亚洲不是世界体坛的配角,没有他们,世界大赛将会减色。
亚运会告诉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应当考虑更多的民族文化含量。龙舟、武术等源于东方的体育项目不似奥运会上那些西方人发明的游戏,在竞技之外,还有更为丰富的文化交融功能。东方人正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体育文化表现得美不胜收。
亚运会告诉世界,亚洲的历史多灾多难,人民需要和谐,发展需要激情。已经延续了近60年的亚洲运动会方兴未艾,生机勃勃。亚洲虽然发展中国家居多,但是,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把盛会办得有声有色,人民同样会把体育盛会视为重要的发展机遇。
亚细亚幅员辽阔,民族繁多,贫富悬殊,信仰多元,但在这里,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亚运会所表现出的体育精神不逊于世界上任何大赛,亚洲各国和地区运动员参与盛会的态度不逊于世界上任何大赛。卡塔尔乒乓球小将阿尔萨迪几乎输得精光,却说“因为亚运会而能跟世界高手过招,很享受”;韩国大腕泳将朴泰桓战胜中国的张琳后,宽慰对手说:“谁都有状态低迷的时候”。亚运会的竞争未必不激烈,但切磋交流才能构成共鸣。
“感谢伟大的亚运志愿者!”这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志愿者服装上签下的感言。“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你们的笑容是广州的名片,没有你们,亚运会将无法有效运转。”这是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在开幕式致辞中的评价。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礼仪之邦古老文明的教化,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科学发展须臾不可放弃的传承。数十万志愿者身后,上千万广州市民无不以东道主的自豪之情为盛会做出奉献。
十几天的共处中,多少亚洲朋友用热情的语言和行动表明了对中国的信任和重托。多次听到参赛选手表示,面对这么多观众的鼓励,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既为东道主,没有不想听到客人对城市新姿赞誉的,但更会因客人带走美好快乐的参赛感受而无憾。
奖牌将随盛会落幕而去,广州亚运会留给自己、留给亚洲、留给世界的,不只是体育运动的成就,还有世界对一座开放的城市、一个发展中大国、一个崛起的大洲的全新观察,有对东方文明在和平发展中影响力的再判断。20年过去,从北京亚运会到广州亚运会,当年的选手成了教练,当年的新生儿成了赛场上的主角,那个响亮的歌声在继续:亚洲雄风震天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