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魅力 美好的未来
转载 2010-04-28
《经济日报》
[导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毛毛细雨中,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绿色照明系统的世博文化中心,犹如“飞碟”飘浮,璀璨夺目。再过几天,上海世博会的大幕将徐徐拉开。到那时,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区;世博园区的夜景,将成为上海最为亮丽、最引人关注的景观之一。据了解,世博园区80%以上的夜景照明采用了LED绿色照明系统。LED光源的耗电量只有普通白炽灯的20%至30%,而使用寿命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毛毛细雨中,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绿色照明系统的世博文化中心,犹如“飞碟”飘浮,璀璨夺目。
再过几天,上海世博会的大幕将徐徐拉开。到那时,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区;世博园区的夜景,将成为上海最为亮丽、最引人关注的景观之一。
据了解,世博园区80%以上的夜景照明采用了LED绿色照明系统。LED光源的耗电量只有普通白炽灯的20%至30%,而使用寿命却是白炽灯的20倍至30倍。LED绿色照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实施“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的成果之一,也是上海世博会对“科技改变城市生活”内涵的生动诠释。
“科技是世博会永恒魅力的源泉”,科技部部长万钢说,科技创新成果不仅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更是历届世博会上令人难忘的展示亮点。
(一)
上海世博会期间,预计有7000万人次参观,日均客流量约40万人次。如何把参观者安排好,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
以最高日客流量80万人次来计算,世博园区内每天仅产生的餐厨垃圾就有约18吨。而这仅仅是大量的人流涌入世博园区后,产生的各类垃圾中的一小部分。可想而知,世博园区每天的垃圾收运任务多么繁重。另一方面,如果将这些餐厨垃圾用来发电,能产生大量电能。由此看来,垃圾的处置利用也大有可为。
为实现园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上海世博会应用了多项垃圾回收处理新技术,其中,最特别的就是垃圾气力输送系统。
走进世博中心,你会发现一种特别的垃圾箱。表面看来它与平时见到的垃圾箱没有什么不同,但不论你何时打开它的收集口往里扔垃圾,你都不会看到垃圾箱里有残留的其他垃圾,不会闻到垃圾箱里有任何异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垃圾在被扔进垃圾箱的瞬间,就被鼓风机产生的强大气流直接吸到了地下3米深的一个管道中,然后被高速转运到不远处的一个垃圾收集站,进行后续分类处理。
据了解,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主要服务区域为世博中心、中国馆、主题馆、世博文化中心及周边道路,垃圾日处理量能达到60吨,只需要3名操作工人就可以完成这一切。
走进世博园区,直接饮用水供应、精细的气象服务、完善的食品供给体系、周密的高科技安保……科技为世博会“保驾护航”的案例举不胜举。
为了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科技部、上海市政府联合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门,共同启动“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实施了“世博科技专项行动”。
“世博科技行动计划”确定了“以科技支撑世博建设运行、支持世博精彩展示和通过世博引领和带动相关新兴产业发展”的行动目标。紧紧围绕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世博科技行动计划”从世博园区规划建设、低碳环保、新能源利用、交通运营、健康安全及展览展示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世博科技专项行动”安排科研开发课题232项,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7亿多元,并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有近千家科研单位、上万名科研人员参与,已取得1000多项科技成果,并开始在上海世博会筹建和运营中实际运用。
(二)
世博会是全人类展示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盛会。电灯、电话、电视机、汽车、飞机、航天器等人类的伟大发明,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载体传遍世界,也因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世博会是一个融汇创新的竞技场,全球最新的理念和技术在这里交流碰撞。科技是世博会的一大看点,各国参展方会带来本国最新的科技成果,同场竞技、相互交流与学习。
走进处在最后冲刺阶段的上海世博园区,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当一个个展馆装扮完毕,亮点也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外形似“冰壶”的芬兰馆,白色的“鱼鳞外墙”完全是新型纸塑复合材料。上海世博会将是这种新型环保建材的首次亮相。
此外,世博园区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4.5兆瓦,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区;氢能源车、超级电容车等成百上千辆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将使世博园区内的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生态节能建筑、江水源热能采集等新技术也在世博园区内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亮点,传递着同一个关键词————低碳。低碳科技,无疑将成为上海世博会最耀眼的亮点之一。
“当年申博时,‘低碳’概念在中国还鲜为人知,但可以预见,在上海世博会举办后,‘低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能会成为潮流。”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王战认为,世界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绿色革命”,看到并把握新一轮发展的契机,是世博会对当下世界发展的现实意义。
(三)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句世博会的宣传口号,道出了世博会从1851年诞生以来,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
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始终将科技世博、低碳世博的理念贯穿在规划、建设、运营、展示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他们加强了科技创新成果在世博园区的示范应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世博会为4G移动通讯技术、门票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最新信息技术提供了实际应用的舞台。
信息化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大亮点,贯穿了世博会组织、建设、展示、运营、管理和后续利用的全过程。从宏伟的世博场馆,到小小的世博门票,所有的环节,都融入了信息技术。
参观者步入世博园的瞬间,手中的门票已经连接到整个世博园区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服务预约热门场馆,可以减少排长队的烦恼,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参观;通过世博会导览服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展会内容……
为什么能这样?因为上海世博会门票中植入了特别的“芯”————一枚具有高安全性的FRID集成电路芯片。有了“芯”的门票,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同时防伪能力大大提高,更加安全可靠。
在此基础上,上海世博会还创新性地推出了世博手机票,即将FRID芯片植入手机SIM卡中,形成FRID—SIM卡。“二合一”后手机功能更强大,能远程购买世博门票、非接触检票和换取纪念门票,还有了“手机钱包”的功能。
毋庸置疑,世博会为先进技术的交流和传播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深度拓展的平台,是引领科技进步的风向标。
世博会的每一次举办,都在科技、文化艺术、建筑和生活等各方面引领时代的发展,并产生思想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从而促发新一轮的学习、竞争和进步。成千上万的新技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也让世博会经久不衰。
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上,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在黄浦江畔共同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交流发展理念,分享文明成果,探寻城市发展之路,共同展望人类美好的未来。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参展方数量、参观者人数都将创造世博会的新纪录。
科技之光点亮精彩世博,精彩世博点亮美好未来。让世界携手同行,续写人类文明进步的壮丽诗篇。
责任编辑:caosong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