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要钱花”与“花好钱”

转载 2010-03-03 《辽宁日报》
[导读] 教育部官方网站日前公布了2010年度的工作要点,强调要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同时提出,除了“要钱花”,还要在“花好钱”上进行探索。办好教育离不开钱,但钱袋子不在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是“要钱花”的部门,但这钱怎么要?前提条件起码是“花好钱”。有钱乱花,肯定不行。怎样才能“花好钱”?一定要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比方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日前联合发布我国首部专门强制性国家标
    教育部官方网站日前公布了2010年度的工作要点,强调要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同时提出,除了“要钱花”,还要在“花好钱”上进行探索。

  办好教育离不开钱,但钱袋子不在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是“要钱花”的部门,但这钱怎么要?前提条件起码是“花好钱”。有钱乱花,肯定不行。

  怎样才能“花好钱”?一定要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比方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日前联合发布我国首部专门强制性国家标准 《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按计划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依据该标准,小学生校车必须每座配备安全带,须安装“汽车黑匣子”,双层客车和铰接客车均不得作为校车;校车至少应设两个应急出口等。这意味着今后不得随意用公交车、中巴车等普通客车甚至微型客车作为小学生校车。

  校车提标准体现了政府对未成年人交通安全问题的关心和重视,也意味着孩子们的出行安全将更有保障。但扫描一下校车的现状,“尴尬”二字不容回避。长期以来,校车严重超员,“黑校车”泛滥,交通事故频发,一直让人头疼。资金问题是其中的梗塞所在,有钱了,谁还不会买好车?不少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短缺,这“上档次”的钱哪里来是个问题。

  某高校一座仅有3层的食堂就装上两部观光电梯。说教育部门没钱,谁相信?某学校一个门脸就耗资千万元。说教育部门没钱,谁相信?

  发展教育需要钱,但教育部门更要用好每一分钱。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即便达到GDP的4%,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很低,以这样低的教育投入水平来支撑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以及最大规模的九年义务教育,会很吃力。教育部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心思,“要钱花”,没错,“花好钱”更指向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还以校车为例,在资金没有强制落实的情况下,指望国标全面落实,很有纸上谈兵的味道。这样的教育硬件,只有教育部给予适当的补助,才会顺畅地到位,问题的解决才水到渠成。如果校车靠学校自筹资金解决,其结局必然是,要么难以执行国标,要么把经费转嫁给学生。如果教育部已经把校车的资金问题纳入解决方案,这将是一个很务实的姿态。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参与,千方百计解决校车资金难等问题,强制把校车费用纳入教育经费预算,难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方面我国教育存在着“投入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存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使用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浪费严重的弊端。很明显,如果上述这些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管理效率问题不能尽快得到很好的解决、矫正,确保教育经费使用的合理高效——尽可能地都用到教育所需的 “刀刃上”,那么,即便4%乃至更高的总量目标都实现了,恐怕也未必能令人欣慰,最终也未必会真正有益于教育的健康顺利发展。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