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强化政府责任才是最好的房补

转载 2010-01-15 《大众日报》
[导读]1月9日,杭州出台房产新政,对于自住型普通住宅消费进行鼓励,同时,继续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调没有改变。在杭州市区首次购买14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房,享受房款总额1.3%的购房补贴。(1月11日《京华时报》)如果说国内房地产价格市场已进入一个相对高的阶段,恐怕无人会有异议。反过来说,如果说现在的房市已经需要政府补贴来进行推动需求,相信不会有人认同。而事实上,正是因为房市的非理性上涨,中央才于近期对
  1月9日,杭州出台房产新政,对于自住型普通住宅消费进行鼓励,同时,继续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调没有改变。在杭州市区首次购买14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房,享受房款总额 1.3% 的购房补贴。(1月11日《京华时报》)

  如果说国内房地产价格市场已进入一个相对高的阶段,恐怕无人会有异议。反过来说,如果说现在的房市已经需要政府补贴来进行推动需求,相信不会有人认同。而事实上,正是因为房市的非理性上涨,中央才于近期对房市进行了密集的调控。而1月10日,中央调控再次出手:要求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

  毫无疑问,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相当关键也相当敏感的时期。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房价的组合拳,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的态度非常明确,房地产市场正显现出理性回归的苗头,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征兆。此时,如果地方政府趁热打铁,辅以适当的地方性调控政策,一方面会助推房价的理性定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遗憾的是,房市走向尚未完全明朗,面对调控政策的“雷厉风行”,一些地方的表现令人忧心:有的推出各种优惠,有的面对中央“抓紧清理和纠正地方出台的越权减免税以及其他与中央调控要求不相符合的规定”的新政令,别出心裁地用“购房补贴”来取代以前的减免税。凡此种种,有让宏观调控组合拳落空的可能,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间接托市,给开发商撑腰,让他们有底气维持高房价。

  以财政补贴直接干预市场,表面上看,是补给了购房者,实际上却是补给了开发商。政府是公共财政的掌握者,拿所有纳税人的钱去补贴购买商品房的消费者,这对没有购房意愿的大众来说不公平。而且将购房补贴的上限定为“140平方米”——我不明白,既然能买得起“140平方米”的大房子肯定是富裕群体,用得着补贴吗?。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强化政府责任,以强有力的制度规范和管理跟进,让充满泡沫的房地产市场日趋理性,才是对于国内消费者最好的“购房补贴”。公共财富与其用于资助购买商品房的少数人群,倒不如把这笔钱投入到住房保障体系中,多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惠及全社会。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