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之后,每个行业和企业都必须思考,发展内在的原动力来自于哪里?当前,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调整结构的压力,煤炭企业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煤炭企业总体上集中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单一,挖掘产业价值链远远不够。目前煤炭产业发展基本是靠产量的增长、靠产品价格的上涨,缺乏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开滦集团始建于1878年,拥有131年开采历史,是中国煤炭工业的源头。但是,作为一个资源型企业,受行业特点的影响,近年来改革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困难,有资源匮乏所造成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有产业结构单一所造成的经营风险的压力……
有人说,煤炭企业就是吃资源饭的,最终还要走向“矿竭企衰”的死路。我不同意这个说法。
我认为,只有死思路,没有死路,思路决定活路。资源枯竭固然可怕,但思路枯竭才是致命的,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型”发展思路,才会走向“矿竭企衰”。思路一活,全盘皆活。所以,我认为煤炭企业应该首先从思想上实现几个转向:从以煤为主的一元发展战略转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多元发展战略;从着眼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转向融入区域经济的城企互动发展模式;从以产量增长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转向基于价值链的专业化发展模式;从资源投入驱动发展模式转向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从高环境成本发展模式转向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基于以上的思路,2008年下半年以来,开滦集团以推进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为主线,调整了集团发展战略,确定了“开放融入、调整转型、科学发展、做大做强”的指导思想。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开滦集团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在继续扩大煤炭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煤炭深加工,发展洁净能源和新材料,利用开滦优秀传统文化、工业遗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使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大幅增长。
今年1—9月份,开滦集团的原煤产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5.3%、41.1%和28.2%。更重要的是,集团非煤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37.8%上升到69.6%。煤炭产业在开滦经济总量中的核心位置,正在被迅猛发展的煤化工、现代物流等新型产业所替代。这标志着百年开滦的发展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调整、转型贯穿着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只要我们思路不僵化,探索不停止,企业就能够处变不惊,永葆活力。
(作者为开滦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