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久违了的“同志式忠告”

转载 2009-11-11 《辽宁日报》
[导读] 李源潮同志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党的干部必须清正廉洁。这是体会、是要求,也是同志式的忠告。”“同志式的忠告”,这种说法似乎离开我们很久了,我们有必要让这种久违的坦诚挑刺精神回归。自从中国共产党在“一大”纲领中明确“同志”这个词的新内容后,党的队伍内就有了自己的称谓,并在几十年中情真意切,久盛不衰。1965年12月14日,中央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党内一律称“同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再次指出:“
     李源潮同志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党的干部必须清正廉洁。这是体会、是要求,也是同志式的忠告。 ”“同志式的忠告”,这种说法似乎离开我们很久了,我们有必要让这种久违的坦诚挑刺精神回归。

  自从中国共产党在“一大”纲领中明确“同志”这个词的新内容后,党的队伍内就有了自己的称谓,并在几十年中情真意切,久盛不衰。1965年12月14日,中央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党内一律称“同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再次指出:“全会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 ”《现代汉语词典》对“同志”的解释是:“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既然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就应该敞开胸怀,彼此见证,互相提醒,就应该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

  不能否认,在人际关系上,这种坦坦荡荡的健康忠告不多见了,很多人都好像读熟了人际关系学,一团和气,只说好话,不说缺点,明知道有些人走上歪路,还在以笑相送。我们见到的尊重,有些客套而未必贴心,彼此称呼多是“某某长”、“某某书记”,有的彼此之间很亲切了,也称呼“老板”、“头”等,如果彼此称为“同志”,竟然会一下子显得很陌生。

  是大家的感情变味了吗?也未必,只是大家担心彼此的承受能力,互相栽花,不去栽刺,顾虑重重,患得患失,批评上级怕“穿鞋子”,批评下级怕“丢票子”,批评同级怕“伤面子”,大家说话很小心,谁也不得罪谁。

  久违了的“同志式的忠告”应该回来了。

  当今时代,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特别多,有些同志一不小心就在歪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如果我们之间有同志式的亲情,就不能眼看一位同志堕落而不管,此时此刻,一番与人为善、真诚关心的指点就能挽救一位同志,这多么重要啊!“同志”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而是一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克服和抵制社会不良腐朽习气和官僚主义作风的方式。

  “同志式的忠告”需要彼此映照的胸怀。如果下属发出同志式批评,这厢就怀恨在心或者不明是非,把苦口良药当作蜇人的马蜂,以致整体上和谐互谏的风气一萌生就被消灭,当然让人心寒。尤其是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胸怀,这种风气是回不来的。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党内保持正常的同志关系,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就能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就能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这种团结合作的合力,需要每个党员干部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今天,李源潮同志再次发出“同志式的忠告”,可谓解剖精辟,语意深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牢记于心才好。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