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对个性官员“敢说真话狠话”的期待

转载 2009-09-25 《江西日报》
[导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称,新时期中国个性官员越来越多,敢说狠话敢说真话的官员也越来越多,官员沉闷、枯燥的“大多数”形象开始改变。同时,专家提醒要警惕某些官员在媒体面前的“做秀”,最终,还要依靠法律和制度解决问题。(9月21日中国新闻网)我国是一个富有“中庸”思想的大国,在历史传统与世俗文化的影响之下,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真话不全讲,假话全不讲”的说教之词。所谓“有选而言,择机而发”,往往会成为许多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称,新时期中国个性官员越来越多,敢说狠话敢说真话的官员也越来越多,官员沉闷、枯燥的“大多数”形象开始改变。同时,专家提醒要警惕某些官员在媒体面前的“做秀”,最终,还要依靠法律和制度解决问题。(9月21日中国新闻网)

  我国是一个富有“中庸”思想的大国,在历史传统与世俗文化的影响之下,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真话不全讲,假话全不讲”的说教之词。所谓“有选而言,择机而发”,往往会成为许多官员明哲保身的“厚黑官学”。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敢说狠话敢说真话的官员越来越多”,我们更多地体会到,官员的执政理念有了巨大的进步。我们希望这样的官员越多越好,这对于政府更好的实现“执政为民”并提升政府和官员的形象有着莫大的作用。除此之外,民众对于个性官员还有着新的期待。

  我国有句古话,“听其言责其用,观其行求其功”。如承诺杜绝官场“潜规则”的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称为“灭火部长”的前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自称“看门狗”的前审计长李金华这样的官员,确实做到了“言出必行”,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善于在媒体面前“做秀”的官员现在还大量存在。在一番冠冕堂皇的大话空话之后,他们几乎没有践行其言的准备,一味地为了博得掌声“空谈心性”。显然,这是要不得的。

  对个性官员“敢说真话狠话”还应该有制度设计的期待。“敢说真话狠话”又能“身体力行”当然是不错的结果,可是,官员和官员之间毕竟有着性格、秉性方面的差异,如果旧官卸任,新任官员在短期内无法受其衣钵,还终将避免不了“人走政息”的结果。所以,民众对官员的“敢讲真话狠话”自然少不了制度的期待。有魄力的官员如果在任期间,能留下一种常规的执政理念和管理方法,并在制度上加以完善,才能泽被后世。

  越来越多“敢说真话狠话”的官员出现,是一件幸事,可是,如何能保证官员“敢说真话狠话”的传统永远不打折地传承下去,则显得更为重要。民众的期待也正在于此。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