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渝网出现一篇名为《史上最牛政府收费》的帖子:一张由重庆长寿区某村组长开出的收据中,坦然写出了“好处费”的字样,引起了网友热议。据悉,重庆长寿区反贪局已介入调查。(《重庆商报》6月23日报道)
“好处费”这种现象,并不稀奇,甚至可以说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潜规则化了。不过,既然是潜规则,总该按照自身的“规则”好好“潜伏”着才是,何以“最牛好处费”堂而皇之地走上台面,甚至还白纸黑字地开出收据呢?
对此,一定会有人说,开“最牛好处费”收据的当事人实在是“太不小心”,“太不注意”了。只要能够稍微注意一点谨慎一点,又何至于给人留下如此明显的把柄,甚至把反贪局都招惹来呢?把“潜规则”公之于“台面”上,的确是没事找事,惹火烧身也就怨不得别人了。
不过,在笔者看来,“最牛好处费”的横空出世,恐怕决不仅仅是当事人的“不小心”和“不注意”所能回避的。事实上,当“潜规则”日渐盛行,甚至大有成为所有人都必须遵从的规则时,其被当事人有意无意地当作合理的规则来看待,不再“小心”、“注意”,也就并不奇怪了。不难看出,“潜规则”其实从来都是不甘寂寞的主儿。尽管头上戴了顶“潜”字帽,但私底下,其实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的身份有何不妥之处。所以,只要有机会,“潜规则”便要露头角,甚至会大摇大摆地跑到台面上露脸。可见,“好处费”还开“收据”,与其说是“一不小心”惹的祸,毋宁说是“好处费”日渐公开化后的必然结果。
好在有了反贪局的介入,“最牛好处费”事件有望最终水落石出,相应责任人为自己的“不小心”、“不注意”担责、埋单也该指日可待。不过,仅此恐怕还远远不够,“最牛好处费”毕竟只是偶然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反贪局的眼中既要见“水面上的一角”,更要重视“水面下的更大的山体”。只有对收取好处费的潜规则真正施加有效的监督和到位的约束,“最牛好处费”才不会如此气焰嚣张地出来张牙舞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