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领导干部要过“深入”这道关

转载 2009-04-21 《河北日报》
[导读] 近日,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滨指出,好的作风是什么,其内在实质一是认真、二是实事求是,外在表现就是效率和深入。领导干部到基层蹲点调研,必须过了深入这道关,真正沉下去、钻进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就是一种作风的体现。这一番话入情入理,真切实在。“深入”二字,对于领导干部来讲都不陌生,文件里、报告中经常提及,但真正亲历亲为,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从这个角度讲,“深入”确实是检验领导干部作风
    近日,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滨指出,好的作风是什么,其内在实质一是认真、二是实事求是,外在表现就是效率和深入。领导干部到基层蹲点调研,必须过了深入这道关,真正沉下去、钻进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就是一种作风的体现。这一番话入情入理,真切实在。

  “深入”二字,对于领导干部来讲都不陌生,文件里、报告中经常提及,但真正亲历亲为,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从这个角度讲,“深入”确实是检验领导干部作风扎实不扎实的一道关。

  深入,首先在“身入”,根本在“心入”。“心入”与“身入”,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不可或缺。只有“心入”的念想,缺乏“身入”的行动,就难以有真切的感性认识,不能掌握具体翔实的情况,时间长了思想就会脱离实际,“雾里看花”、“隔板猜物”,导致决策不对路、指挥常失灵。而只注重形式上的“身入”,没有带着真情实感的“心入”,也只会是作秀、走过场,落个“好名声”、树个“好形象”罢了。可见,能否真正地深入下去,为基层、为群众解难题、做实事,不仅是一个作风问题,更是一个党性原则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些干部往往是口头上讲“深入”头头是道,要求抓“深入”认认真真,但一联系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就没有“深入”可言了。有的认为自己是管大事的,具体工作上提提要求、听听汇报就行了,“抓深入”是基层的事、一般同志的事,压根就没想到自己也应深入基层这码子事;有的认为自己阅历丰富,“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决策靠“拍脑袋”,工作靠“遥控指挥”;有的认为自己身份高贵,不愿接近老百姓,到基层去似乎就辱没了他的权威,和群众没说两句话就觉得俗不可耐,更听不进半点儿不悦耳的话;有的把“深入”当作是应付公事,下去走马观花转一圈,到哪里都高谈阔论、指手画脚一番,一点儿真实情况没了解,只是作了一圈“巡回演讲”而已,如此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值得深刻反思和警醒。为何一些地方问题越积越多,频频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恐怕与一些干部高高在上、不深入基层有关,与那种沉下去、钻进去、扑下身子干工作、抓落实精神的缺失有关。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着深刻变化,一系列矛盾问题错综交织。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寒流”来袭之时,更需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认真把基层的工作做扎实,把群众的困难解决好。

  “深入下去”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不是一件小事。我们相信,经过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洗礼和锤炼,“深入下去”必将成为引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为民之责、常兴利民之举的一种社会风尚,成为温暖百姓心头的一股春风暖流。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