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严管干部”不能止于风暴

转载 2009-04-17 《江西日报》
[导读] 睢宁通过“严管干部”风暴,颁下“禁酒令”,大胆尝试拉练工作法、强化社会监督、推行党务公开等强硬手段,获得群众一片叫好。“没有效果,就有后果”,这是中共睢宁县委书记王天琦对干部们说的一句话,如今已成为当地干部的口头禅。 (4月13日《中国青年报》) 群众就是公务员的“司令官”,政府应想方设法让公务员围绕群众需要、生活疾苦和实际困难“动”起来,从行政文化上钳制桀骜不驯的权力,让它在群众面前
   睢宁通过“严管干部”风暴,颁下“禁酒令”,大胆尝试拉练工作法、强化社会监督、推行党务公开等强硬手段,获得群众一片叫好。“没有效果,就有后果”,这是中共睢宁县委书记王天琦对干部们说的一句话,如今已成为当地干部的口头禅。

  (4月13日《中国青年报》)

  群众就是公务员的“司令官”,政府应想方设法让公务员围绕群众需要、生活疾苦和实际困难“动”起来,从行政文化上钳制桀骜不驯的权力,让它在群众面前驯服起来,谦恭起来,客气起来。而不能将自我利益需要超越群众利益之上,心不在焉,无端懈怠,相互推诿。

  睢宁的做法本身并没有高明之处。《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谦恭谨慎、勤政高效就该是公务员的行政底线。可在权力优越感和衙门作风的怂恿下,不少公务员将法定明文扔到了脑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小车不倒只管推”,没有、不愿将公务员关进笼子里,而是任由公权力在懈怠、麻木和不作为的领域胡乱撒野、耀武扬威、乱摆威风,而无动于衷,政府形象才不够光彩。

  权力有天然的易膨胀性,因为它是稀缺的公共资源,外在约束力稍一宽松,权力就想“跑”出笼外。留心“腐败重灾区”和民风悍野的地方,也多是干部作风、行政空气不够清明之处。因为行政惰性的破窗效应会成为滋生不良的“土壤”。我们已经被这种“惯性懈怠”培养成了毫无反抗力的“思想哑巴”,教化成了逆来顺受的“羔羊公民”。

  睢宁县的严管干部,这种强力问责告诉我们,纠正各种“公务瑕疵”和“形象不良”并非“难于上青天”,只要政府真“动”起来了,手腕硬起来了,笼门关紧了,大胆限权,善于较真,不良、懈怠等行为自然就没有藏身之处。

  过去的睢宁,行政效率为何低?因为未能“看住权力”。现在,该县真正落实“制度看人”了,良好局面就出现了。但这种“将公务员关进笼子里”的做法仍没有摆脱人治色彩,仍有领导人的情绪化表现。所以,我们希望这种“看管权力”不要仅停留在“风暴”阶段,因为“风暴”毕竟是短暂的,群众需要更多的法治思维,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行政春雨”,持续、无声、主动自觉沉淀到行政血管里,形成谁也不能、不敢违背的制度信仰,勤政政治、清明政治也就能够深入持久的完成。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