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奥巴马回答长达6分钟:中国记者伦敦如何争得“提问权”

转载 2009-04-0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导读] 图为芮成钢站立举手争“提问权”。 图为芮成钢在向奥巴马提问。 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坚持后,中国媒体记者芮成钢终于获得了提问的机会。他坐在记者席的第四排,前面是CNN、BBC等媒体的记者。与他同时争取这个提问机会的还有全球1000多家媒体的记者。但发布会的主人把这个机会给了中国媒体,他说:“我要请第四排的这位先生来回答,他一直非常执著地举着手。” 这场景发生在伦敦G20峰会期间的一场新

  图为芮成钢站立举手争“提问权”。

图为芮成钢在向奥巴马提问。

    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坚持后,中国媒体记者芮成钢终于获得了提问的机会。他坐在记者席的第四排,前面是CNN、BBC等媒体的记者。与他同时争取这个提问机会的还有全球1000多家媒体的记者。但发布会的主人把这个机会给了中国媒体,他说:“我要请第四排的这位先生来回答,他一直非常执著地举着手。”

  这场景发生在伦敦G20峰会期间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会的主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一次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此后,芮成钢提问了被奥巴马视为“非常精彩”的问题。

  坚持两小时争得提问机会

  基于美国是这次金融危机的诱导因素,奥巴马在这次G20峰会上也格外引人关注。他的新闻发布会安排了800个座位,但这并不能满足现场几千名记者的要求。“在这样的国际场合上,中国媒体抢到提问权是不容易的。奥巴马和布朗都先照顾西方媒体,这是公开的。”央视经济频道总监助理李勇说。

  这种“照顾”,在现场记者座位的安排上已明显地体现出来。根据李勇的介绍,位于记者席前列的座位都贴上了标有欧美记者名称的纸条。“奥巴马上台拿着一张纸,上面全是自己人的名字。西方领导人跟这些媒体的关系非常好,他知道这个记者的名字,可以直接叫他们的名字,让他们来提问题。这时候欧美强势话语权就可以体现出来。”芮成钢说。

  芮成钢等中国媒体的记者坐在第四排中间的位置。这是他们强行挤过去的。经过事先与白宫方面的协调,他们占据了美国一家媒体的位置。由于可以和奥巴马正对着,这是一个较佳的位置。但这并不能保证可以获得发言的机会。

  在前面的两个小时,奥巴马把机会全留给了欧美的媒体。尽管中国媒体记者芮成钢多次举手试图发问,但均没有获得机会。在经过长期坚持后,芮成钢终于获得了奥巴马的注意。

  奥巴马回答用了6分钟

  这是奥巴马上任后第一次正面回答跟中国有关的问题。

  尽管奥巴马说他只能选择一个问题回答,但中国媒体还是给奥巴马提出了两个问题。在芮成钢看来,在其他欧美记者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必须问两个问题,借此传播更多的中国声音,这涉及中国媒体的话语权问题。

  他的第一个问题涉及中美关系的定位,奥巴马并没有直接回答。在第二个问题中,芮成钢经过一番铺垫,把如何避免糟糕的本土政治破坏国际经贸这一问题抛给了奥巴马。“这是个非常精彩的问题!”奥巴马用了6分钟的时间来回答中国媒体的问题。他借此阐述了怎么平衡美国利益和全球利益。而在此前,他对其他媒体作答时通常只有两分钟。这个话题成为全球媒体传播的重点,它经由BBC、CNN等多家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

  多家媒体直播中国记者提问

  “这两次提问,我们不仅抢到提问的机会,而且展示了我们的自信。我们的记者跟大国领导人能够平等对话。”央视经济频道总监郭振玺说。

  曾经,中国媒体对于国际问题的报道多来自BBC、CNN等新闻机构。这种“二传手”角色凸显了中国媒体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的缺失。但在这次G20峰会上,全球许多媒体都直播了中国记者的提问。中国媒体的声音正更多地向外传播。

  在知名传媒人士水皮看来,中国媒体已经有条件有能力获得跟国际媒体平等的地位。随着国家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媒体的资源储备、人才培养都到了走出去抢占制高点的时候。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