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高素质参谋“高”在哪?

转载 2009-03-30 《解放军报》
[导读] 引子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走近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司令部参谋群体,记者有很多“没想到”:一般部队机关开会,总是后排的座位先被坐满。这个集团军司令部开会,参谋们却抢着往前坐,争先恐后进入“领导视线”。“还有谁想讲?”一般情况,机关开会首长这样发问的时候,大家都摇头起身准备走人了。然而,记者参加这个集团军司令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诸葛亮”会,当参谋长董泽平提问“还有谁想讲”时,台下参谋“刷”地竖起一片胳
   引子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走近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司令部参谋群体,记者有很多“没想到”:

  一般部队机关开会,总是后排的座位先被坐满。这个集团军司令部开会,参谋们却抢着往前坐,争先恐后进入“领导视线”。

  “还有谁想讲?”一般情况,机关开会首长这样发问的时候,大家都摇头起身准备走人了。然而,记者参加这个集团军司令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诸葛亮”会,当参谋长董泽平提问“还有谁想讲”时,台下参谋“刷”地竖起一片胳膊……

  他们精通本职,人人敢说能干。少校齐维星对记者说:“有的军队媒体说了外行话,电磁是不能用电磁压制的!”记者目瞪口呆,又没法不相信,他是全军通信参谋大比武的冠军。

  他们换位履职,人人都是多面手。今年该集团军的年度训练指示,竟然不是出自作训处,而是军务处起草的。

  他们有“禁用语”:不许说“陌生地域”,理由是“在参谋的眼中,本战区不存在陌生地域”;不许说“首长机关带通信分队”,理由是“参谋本人就是通信兵”。

  他们创意十足:研制成功我军第一个陆军战役指挥“铸剑”网上训练考核系统,从塞外高原到渤海之滨实现远程训练考评。升级改造野战指挥系统,开发作战指挥综合数据库,兵要地志覆盖战区千里江山……

  北京军区司令部领导介绍说:“这个集团军的参谋很有特点:拟定作战方案敢把别人扒拉到一边去说‘让我来’;听专家讲座,敢举手提问说‘我认为’;校场抽考,每个人都敢拍胸脯说‘看我的’……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高素质参谋“高”在哪儿?几年来,关注这个参谋群体的人们都在思考着、探寻着……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人们有了明晰的答案——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参谋素质的提高,是撬动司令机关转型建设最强劲的杠杆。高素质参谋,“高”就高在将自身发展融入部队科学发展,用过硬的内功承担起筹划和引领训练转变的使命!

  解读之一  训练——卓越的源头 

  2007年秋天,北京军区组织参谋新技能比武竞赛爆出新闻:这个集团军的参谋,一举夺得10块“全能参谋”金牌中的6块!

  时隔不久,军区在该集团军组织观摩。军区机关一名处长随便抽点了这个集团军一名参谋,提问复杂电磁环境知识。

  这名参谋报上名来,大家都笑起来:原来,他是管理处平时管饭堂的。谁知,这名“饭堂参谋”却侃侃而谈,对答如流。

  会计标绘首长决心图、管理员识别航空侦察照片……此后,一幕幕新景观络绎不绝,引发声声惊叹:“服务保障岗位的参谋尚且如此,这个集团军的参谋素质可想而知!”

  声名鹊起,参谋们却说,人与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卓越,来源于军人最寻常的实践活动——训练。

  “在师里当不好参谋,就到军里去吧!”这曾是陆军部队一个难称笑谈的悖论。长期以来,陆军首长机关训练重点在师旅团司令机关。作为战役指挥机关,陆军集团军司令机关没有本级训练大纲,职能重在指导。极而言之,一个不会标图的参谋,很难在师旅团司令部立足,没准却可以在集团军司令部“站住脚”。

  这样的历史,早在4年前就在这个集团军划上了句号。

  记者随意翻开该集团军司令部一本厚厚的《能力素质训练实施计划》,只见一页上面写着:2007年9月,管理科学与人文教育——“两弹一星”精神。专业互通训练——防空兵知识及运用。个人训练——计算机战术标图、航空照片判读、汽车坦克装甲车驾驶、轻武器射击、3000米跑。计算机知识——Excel电子表格。军事英语——审问战俘……

  这,仅仅是司令部4年来平常一个月的训练内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集团军司令部还研发了一套“铸剑”网上训练考核系统。这套系统,堪称信息化条件下参谋业务知识电子版百科全书。以军事地形学模块为例:什么是“散兵坑”?记者看到,表述这一概念的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实地航空照片,要求参谋人员在一片山峦田畴中辨别确认。

  这套系统,也是一个“网上考场”。其先进严密,比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有过之无不及:确认身份不仅靠密码,摄像头还将参考人员现场头像与照片比对。这些年,司令部领导常常利用下班前半小时,随机考核所属部队首长机关。

  记者在副参谋长张江办公室观摩网上考核。只见他轻点鼠标,战术计算、军事英语、想定作业、航空照片判读等各类题型试卷自动生成,瞬间发送到每个受考者;通过考核监控系统,数百里外的考场尽收眼底,并能随机锁定每一名受考者,进行语音、视频交流;考核时间到,成绩自动提交,随即组织点评……

  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盯人”式的一丝不苟,挤占、驱逐着人人与生俱来的惰性、杂念,催生了一名新参谋和一名老参谋的对话——

  新参谋:奇怪,你们怎么什么都会?

  老参谋:过几年,你和我们一个样!

  解读之二 本领——隐形的勋章 

  “复杂电磁环境”,是近些年军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您可曾想过,复杂电磁环境有多复杂?

  记者在该集团军首长机关实案化指挥谋略研练现场看到:一张作战地区电磁信号密度图上,浅绿、深绿、黄色、橙红,标明电磁信号强弱分布,像层层梯田。银河系、太阳系、大气辐射和磁暴,闪电和雷暴形成的电场,地磁、金属矿藏等大地表面的电磁场,流星、雨雪等降落物静电放电辐射,民用、军用无线电设备释放的大量电磁信号,形成一片遮天盖地的“电磁丛林”。

  置身“电磁丛林”中,参谋们开展实战化参谋业务训练。标图,无人侦察机、战场电视、手机密语通信、手持北斗机……六七个渠道的信息蜂拥而来,参谋们头戴耳机、眼观荧屏,从一片嘈杂电磁背景中筛取战场信息,准确绘出战场敌我攻防态势变换、力量消长……

  参谋们野外练兵的高强度、贴近实战的逼真度,也让记者惊讶:“敌”特战分队向指挥所袭来。参谋们飞身跳上敞篷吉普车、装甲车,翻山越壑,浴血搏杀。5000米越野的终点,就是轻武器射击的出发线,参谋们一路奔袭,气喘吁吁就开枪射击,胸靶、头靶、全身靶、移动靶,人人枪响靶落!

  高素质参谋的打仗硬功,就是这样练出来的。他们念念不忘刘伯承元帅的话:“如果把参谋当做文武秘书,只听驱遣无独立工作可做,可能使首长变成自然人物,非回到自然经济时代自耕自食、自编自衣的情况不可。”“技术的提高是个本质,要消灭三大任务(接电话、送文件、抄写员)的参谋。”

  因此,这个集团军司令部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参谋们不满足于当只会抄抄写写的“案头参谋”,也不以会给首长写几篇讲话稿为荣。参谋们最大的光荣,是在信息化建设中当先锋,在军事比武中拿金牌!

  当年,全军部队信息化建设大潮初起。该集团军司令部起早赶路,参谋们各显其能,完成了办公自动化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和作战信息数据库系统开发、“三代同堂”的通信装备的融合嫁接、野战指挥方舱的设计改装、代码指挥自动加密软件的研发,一个全新的战役级野战指挥信息平台亮相塞外军旅。

  打仗的本领,是和平年代军人隐形的勋章。据说,有些机关把人才分两种:一种是能给单位干活的,一种是能给首长办事的。深谙此道者说:两种人都不可或缺。然而,这个司令部的一名参谋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却这样说——

  “在这个司令部当参谋难干,又好干。难在人人要在训练中脱几层皮,好在不用把精力放在琢磨领导、处理关系上。在这里站住脚,就靠一条:当人物,别当宠物!”

  解读之三 复合——智慧的互补 

  2005年,“猛虎”演习。首长决心下了,却迟迟不能下达部队。

  放眼中军帐,除了通信参谋,其他业务参谋没有几个懂得通信装备和网络系统操作的。

  此般景象,让集团军领导不由想起现代参谋制度创始人、普鲁士总参谋长老毛奇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一个统帅周围有一大群各自为战、互无联系的人,那么这种人越多,越是聪明,越是自以为是,事情就越是糟糕。”

  灵感,如电光石火闪耀:战争本来就是多色彩的,只有将多方面的参谋人才组合起来,才是提高司令部效率的杠杆!

  近年,“T型参谋”的新概念风靡一时:T,下面的一竖代表本专业支撑,上面的一横代表相关专业的跨度。但是,问题显而易见:即便司令部里都是“T型参谋”,如果那一竖的位置大体相同,那么,这些参谋叠加起来,也只能是个单调、放大的“T”字。

  物理学原理揭示:各矢量的方向愈是一致,合成矢量亦越大。建筑现代参谋结构,显然不能只强调方向的一致性。通才固然可贵,但远非俯拾皆是,寄希望于寥寥明星,很难使战争这只“黑箱”透明起来。

  三国时孙策说过:“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众之所积也”。参谋长董泽平想:如果将既精通一般参谋业务、又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参谋组合起来,“T”型首尾相接,就可能形成一个“矩形”的能力空间。用一句军人的话来说,就是“宽正面、大纵深”的知识结构和谋划能力。

  于是,司令部里开始悄然酝酿变革——

  每周一的交班会,不再让各处长唱独角戏,而让“参谋提前当处长”讲评工作,超前进入角色,站在高层思考问题。

  设立“值班处长”,定期讲评各处几十个专业的工作情况,逼着大家跨领域学习了解友邻处的业务知识。

  跨部门跨建制开展专业互通训练。起初大家很困惑:炮兵参谋懂通信干什么?现在大家很明白:通信,是信息化战争的灵魂;技战融合,不同业务岗位的参谋才能同步融入指挥链条。

  几年过去,成效显现。记者在这个集团军司令部干部综合素质考评成绩表上看到,参谋们分为两个组:A组,是作训、侦察、通信、炮兵、装甲、工化6个陆军战役指挥机关主力业务处。B组,是军务、直工、机要、管理4个辅助业务处。但是,B组的成绩竟然有人超过A组!

  参谋复合素质的提高,让首长机关千呼万唤的全局观念、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终于有了扎根的土壤。演兵场上,处长们反映:用其他处的参谋,有时比自己处里的参谋都顺手!

  解读之四 欣赏——潜能的激活 

  据说,二战名将马歇尔年轻时当参谋长,有一个“小黑皮本”,上面登记了200多个有才华的军官名字。后来,其中很多人成为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巴顿、柯林斯、史迪威……

  相映成趣,该集团军司令部为每个参谋拍摄了一段一分钟的军旅履历录像片,主人公是参谋自己。最早,这个录像片叫“看我一分钟”。董泽平说:“改叫‘精彩60秒’,每个人的军旅人生都很精彩!”

  这个司令部的领导有一个过人之处:他们很少说“不换脑筋就换人”之类的话,也很少到外单位去求贤“挖”人才。“就是这些人,看你怎么培养、怎么使用。”他们相信:每个参谋能力提高一小步,整个司令部素质就提高一大步。

  只有不明智的领导,没有不可塑的部下。于是,这个司令部处处表现出一种向前的势、向上的气。关于参谋开会“往前坐”的现象,这里有理论:“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抓工作,最好办、最没有风险的是抓连队。让战士的腿跑起来比较容易,难办的是让机关的脑子转起来。领导以人为本,用欣赏的目光注视每一个人,我们就能争当敢破敢立的好参谋。”作训处副处长谢晓宇这样说。

  激活每个参谋的潜能,领导就不能当一个只会“派活儿”的“工头”,而是要当传道授业的导师。记者发现,这个集团军司令部有个“参谋长赠书计划”,每个月为全体参谋购买一本书,盖上特制“蓝章”,要求大家认真阅读,写出感想,在大会上演讲交流。

  记者翻阅该部2007年赠读书目,记录如下:《军队落实科学发展观》、《学哲学用哲学》、《细节决定成败》、《季羡林谈人生》、《健康心理学》、《于丹〈论语〉心得》、《关键在于落实》……

  参谋读这些书干什么?参谋们明白:“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用”,高素质参谋绝不能“有知识没文化”。有了人文素养的积淀,才可能跳出业务一隅,跳出视野局限。

  2005年,司令部启动建设“高素质、高效能”战役指挥机关,短短3个月收集到参谋建议255条。记者发现,起初参谋们提出的是购买擦鞋机之类的建议。渐渐地,这样的建议不见了。“信息化战争,没有电什么也没了……”一名参谋的建议,让司令部每一台指挥车里,都装上了便携式发电机。

  “参谋要有战争意志。”人文素养的提升,推动参谋们的思维触角由作战技能向谋略艺术延伸。记者翻阅这个集团军司令部读书演讲汇编,发现他们也超越了当初天马行空式的泛泛而谈——

  参谋们说的是粟裕大将临机决断,提前两天发起淮海战役的“坚持己见”;说的是刘邓大军参谋长李达背记地图,不忽略一棵“独立树”,把部队带出敌人重兵包围险境的硬功夫;说的是阿以战争,埃及一名工兵参谋用水枪冲垮“巴列夫防线”的奇思妙想……

  解读之五 辐射——效能的叠加 

  驱车塞上,记者发现,这个集团军新装备并不多。一度,部队车辆上,有些还是别的单位的代号,那是人家用旧了淘汰下来分给他们的。

  然而,这个集团军司令部人员素质之高,也闻名遐迩。前不久,一个参谋调到军区,参与了一场演习策划,谋略之高令首长惊讶,连声称赞。殊不知,这得益于他在集团军多年的磨练。

  参谋素质的提高,推动部队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水涨船高。侦察处长田锋,2006年司令部机关干部综合考评成绩A组第一名、总排名第一名。此后3年,却再没有拿过第一。他说:“不是我退步了,而是大家的进步比我快。”

  陈毅元帅曾说:“参谋工作是部队的灵魂。”机关和部队,是强脑和健体的关系。4年来,司令部率先垂范的创新实践,也深深影响着这支塞外雄师的一车一炮、一兵一卒,产生了效能叠加的“辐射效应”。

  ——千里演兵地域,复杂电磁环境瞬息万变。然而,在集团军各级部队的指控平台上,从战场感知到火控系统等一系列指挥要素互联互通,“敌”我态势一目了然。卫星、网络、短信、短波通信等10多种联通手段,在“中军帐”与作战部队之间架设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

  ——部队机动,野战指挥方舱纵横驰骋,各级“中军帐”在无形的网络空间中超越延伸。电脑荧屏上,地面、空中、海上敌情图,卫星过境、电磁频谱、气象水文态势图,仿佛对战场进行着“数字化现场直播”。

  不断升级的“智慧芯片”,高效驱动着金戈铁马。近年来,司令部对集团军建制内战斗力要素进行全面梳理,自上而下逐层设计,由下而上逐级集成,把所有要素整合为10余个主战专业、千余个战斗岗位,指导部队开展实战化岗位大练兵,夯实了信息化条件下全要素作战基础。

  ——在军区通信和电子对抗专业教练员比武中,这个集团军名列前茅。

  ——在军区组织的教练员会操中,这个集团军有5课被军区选中参加“淬火”培训,课目数量位居第一。

  ——军区侦察兵比武,全区10名特等狙击手,该集团军取得4名,还有10名战士被评为优秀狙击手,名列第一……

  ——集团军部队训练场上,“强指导”与“强自身”齐头并进。演兵塞外,挥师濒海,联合防空,司令机关数十次组织指导部队圆满完成大型演习及重大训练活动。演习中,所属步兵某师以一代装备对抗三代装备,势均力敌;在激光模拟对抗中,该师一辆59式坦克,居然使对手的9辆新型坦克丧失战斗力……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这个集团军司令部4年持之以恒以人为本推动司令机关转型建设的创新实践,在训练转变的广阔田野上结出了丰硕果实。

  为此,总部和军区领导赞扬他们:“一般部队不一般!”

  尾声 更远的瞩望 

  展阅该集团军训练蓝图:下一步的攻坚计划是联战联训。登高望远,地平线上耸立着一个参谋队伍的行军新路标:联合参谋!

  早春深夜,记者采访北京军区一位领导,将军谈起这个集团军司令部的新路标,思绪万千——

  他念念不忘西柏坡那间导演震古烁今三大战役的“世界上最简陋的司令部”,3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3张白茬木桌就是3个科。相反,国民党南京“国防部”大楼里,却是呢绒大桌、真皮沙发、高档香烟、时鲜水果……

  他难忘,朝鲜战争初期,高参雷英夫准确预测美军从仁川登陆,毛泽东主席感慨万端地说:我们的参谋虽然没有留过洋,是土包子,但不怕死、不贪财,人人懂政治,个个懂战略,能干可靠,准确及时,倚马可待。别开口闭口就是美军、英军、苏军的参谋怎么怎么样,我们身边的人才不亚于他们。小参谋能起大作用!

  “当年,毛主席说:我们的司令部是专打胜仗的司令部。现在,面对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我们的参谋行不行?我们要有勇气把这个问号拉直!”

  说到这里,将军把目光投向窗外。那里,是一片群星灿烂的苍穹!

  相关链接 集团军司令部“原创格言”集锦 

  ■只有付出,才会杰出;只有成才,才会成功。

  ■学习提升能力,精彩生活,滋润生命。

  ■用好的心态看事、用好的心态干事、用好的心态共事。

  ■主见,是参谋人格的脊梁。

  ■参谋要戒惰性、戒平庸、戒浮躁、戒畏难。

  ■我们的一切进步,无非是稍微比别人勤奋一点、稍微比别人落实得更好一点、稍微比别人先行一点、稍微比别人快了一点。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参谋基本功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一个优秀的参谋群体,要有共同的目的、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追求。

  ■平时的代价,就是战争胜利的资本。

  ■人的意志是可以互相感染的,人的信心是可以相互传播的。

  ■作为参谋,要有哥伦布寻找新大陆的那种精神,主动开拓领地、开拓空间。作为处以上领导,要像罗马教皇和西班牙皇后伊莎贝露那样,为参谋人员创造开拓新领地的条件。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